|
日前,在杭州召開的2007中國鋼材供需聯會上,參會的鋼鐵生産商和貿易商認為,取消出口退稅不會對鋼鐵生産和出口造成大幅影響。多家鋼鐵生産企業&&,已想出各種辦法來應對即將到來的退稅率調整。
無法根治鋼材迅猛出口
目前國外鋼企對中國鋼鐵出口的畏懼情緒確實很深。剛剛從美國芝加哥“北美鋼鐵産業討論會”返回的上海五波鋼結構材料公司董事長任慶平&&,在該會上發言的美國和歐盟鋼鐵廠商,均至少用50%的篇幅講述新一年如何應對中國鋼鐵的衝擊,從而保證自身利潤。去年,中國出口鋼材4300萬噸,比上年增長109.6%,其中出口美國500萬噸,為2005年的135%,出口歐盟500萬噸,為2005年的4.5倍。 但面對國際摩擦的加劇和國內資源的消耗,任慶平&&,如果僅僅取消8%的退稅,應該對降低出口並無多大用處。因為自春節前傳出取消出口退稅的消息至今,鋼廠已有充分時間進行布局和調整,甚至認同了“退稅降至零,且無緩衝期”的“最壞”調整政策,部分鋼廠如鞍鋼、沙鋼已經開始調整産品線,加大高利潤特種鋼的生産。 任慶平還強調,退稅政策&&後會導致短時期內(約為兩三個月)國內外價差縮小、鋼廠談判能力受限,或將對國內生産和出口有暫時影響,但不久之後,因國際需求持續旺盛,來自中國的供應減少只會導致國際鋼材價格上漲,重新拉大國內外鋼材價格差,再次引發國內鋼材出口衝動,所以出口將迅速恢復。 萊蕪鋼鐵銷售中心的劉建平對此補充説,受國際經濟繼續穩定增長影響,資源型商品價格一再創出新高,今年以來歐洲、美國地區鋼鐵價格持續攀升,達到近年高位,後市回落幅度有限,大大削弱了國內出口退稅政策的影響力。 主辦此次會議的易貿資訊公司分析師&&,2006年末季度以及2007年第一季度,國內投産鋼廠增多而市場需求有限,故釋放産能必須通過出口這條路。四川一家鋼廠老總&&,在此形勢下,“除非國家對鋼鐵出口徵稅,否則難以抑制國內企業出口衝動”。
各有應對“高招”
在鋼材供需聯會上,多家鋼鐵企業&&,退稅取消後,即使原有的出口資源無法消化,造成短時期內的供大於求,也會有各種辦法來消化。一家鋼鐵公司的老總&&,公司有時並非純粹靠價格來維繫渠道和市場,也就是説,即使在供大於求而且不肯降價的前提下,也暫時不會失去老客戶和固有銷售渠道。 另有鋼鐵公司&&,由於有的國家如韓國對鋼材量需求旺盛,對方貿易商表態願承擔出口退稅取消帶來的成本轉移。他們的鋼材出口協議已增加了退稅率下調或取消的附加條款,雙方共同承擔政策調整後的上升成本。去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韓國最大的鋼鐵來源國,佔其進口總量的46%。 萊蕪鋼鐵的劉建平則&&,公司的部分産品線已經提前經過調整,比如大力發展H型鋼,這種類型的産品,即使利潤因退稅取消而降低8%,也還有較高的收益前景。H型鋼是高速發展的鋼結構住宅和鐵路建設的主要原料,今年國內需求量就在450萬噸以上。“鋼結構出口貿易前景尤其廣闊,以鋼結構件出口替代單一鋼材出口,是有效應對政策變化和外商反傾銷申訴的對策”。 但業內對産能過快擴張仍存在擔憂。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建或將於今明兩年投産的項目近一億噸産能,加上落後産能延期淘汰等因素,明年底國內鋼産能應在5億噸左右。濟南鋼鐵的王向東&&,雖然2007年國際國內鋼材市場都有良好的需求,但新産能的釋放,將給鋼鐵市場帶來巨大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