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還有衝高慣性輕倉觀望為宜
    2009-06-22    鄭步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IPO首單確定後,A股繼續上衝,周五滬綜指漲0.93%報2880.49點,深綜指漲0.32%報943.87點;成交量繼續放大。

  從近期盤面看,市場呈現出一定的 “二八現象”,大藍籌走勢更強,昨日中國南車出現補漲。因首單IPO為醫藥股,又因當前流行的疫情,生物制藥類股走勢強勁,不過周五臨收盤時出現大幅震蕩,其中天壇生物(600161,股吧)出現惡劣的拋單,走勢有點像前兩天的黃金股,説明其中投機客正“六神無主”,自己也弄不清此類個股能值多少錢。
  IPO新政明顯向中小投資者傾斜。多數情況下,起初階段新股開盤價會遠高於發行價,但最終結果或不妙,不排除將來出現“誰中簽誰輸錢”的局面。説到這裡,筆者忽然回想起我國最早發行的大盤封閉式基金,當時1.30元一股,投資者搶着要,和申購新股一樣看中簽率,上市後炒至2元以上,可這些基金歷史上有90%以上的時間處於打八折甚至七折狀態中。
  擬發行股票公司無疑是大贏家,發行價高且無需支付未來解禁股的對價,它們成功利用了以下兩種市場心理:一為許多二級市場炒家害怕新股發行價太低引發場內資金去打新股,而高發行價會使這種情況緩和;二為高發行價能為老股提供良好比價,有利於老股定位更高。
  實際上二級市場並不有利,道理再簡單不過,既然擬發行新股公司是鐵定贏家,那麼必然就會有輸家,不存在雙贏,這沒什麼可爭論的。筆者認為,投資者之所以會産生雙贏錯覺,完全是因為“時間錯位”,就好比以前股改支付10股送3股的對價,這在當時是利好,可時間一久即成利空。在我們A股市場中,“時間錯位”常常被人有意無意地利用。
  由於新股發行還有整整一週時間,所以下周至少上半周股指仍可能衝高。IPO雖然是利空,但經過無數次試探後,市場已經充分消化。預計未來IPO真正實施時,大盤仍可能顯示強勢,多數情況下會有個緩衝期,一段時間內不至於對大盤構成重大衝擊。從歷史經驗來看,新股一開始多半會很有節制,擴容速度會較慢,但時間久了就不好説了。
  近期盤面除藥業股、券商股等有明顯題材外,表現較好的並不是本波行情的主流股,這幾天大漲的個股有明顯補漲意味,如中國南車就是典型,周四的煤炭股也是。這種盤面看似偶然,其實有一定必然性,因為弱勢股肯定是籌碼分散股,而當前市場的短炒思維佔上風,均想撈一把就走,當大多數人有這種想法後,我們就會“很碰巧地”看到籌碼分散的弱勢股補漲而多數莊股走勢偏弱。
  補漲機會從事後看有很多,但事前去捕捉這種機會其實是很難的,因為並非每一隻弱勢股都會補漲。因此,謹慎的投資者可以冷靜觀望,沒必要追漲殺跌,手中如有漲幅不大的個股,不妨再持有看一看;空倉的投資者也沒必要再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