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增速驚人,仍屬合理範圍
    2009-04-15    王自力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今年頭三個月,新增貸款分別達到1.62萬億元、1.07萬億元和1.89萬億元。其中,票據所佔比例為38%、47%和22%。如剔除票據融資量,實際的新增貸款分別為10050億元、5670億元和14800億元,與往年相比,信貸增速驚人但仍合理。
    之所以説驚人,是一季度的信貸增量達到4.58萬億元,這意味着已完成全年新增投放量底
線(5萬億元)的91%還多,如果央行不進行調控,2009年新增貸款可能8萬億也打不住。因此在近期信貸增速持續高位的背景下,央行很可能將加大流動性的回籠。
    之所以説合理,是因為中國的銀行業一直以來就有在年初大量發放貸款的傳統和習慣,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經濟衰退的特殊時期,國家加大投資力度保增長,銀行積極配合政府4萬億投資刺激經濟所形成的。判斷是否在合理範圍之內,主要應看它相對於經濟的增長情況。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數字顯示,3月份鋼鐵、有色等5個行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低於50%,反映出該行業在收縮。其中鋼鐵生産指數位於50%臨界點,而2月生産指數為50%以上。有色金屬等3個行業低於50%。新訂單則都低於50%。而3月份用電數據表現不佳,以及目前各個上游(工業産品的出廠價格PPI)、中游(流通)、下游産品價格(居民消費價格CPI)仍在下跌等,都反映出整個經濟總需求還不足,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目前的信貸增長仍在合理範圍之內。
    下一步新增信貸的走勢如何,我以為有必要重溫一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今年新增信貸將達到5萬億元以上的目標。這“以上”兩個字既是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體現,也是國家加大投資力度的重要保障。因此,儘管一季度新增貸款達到4.58萬億元,已接近5萬億元,但未來新增信貸的走勢如何還主要應看經濟是否已經企穩。
    隨着一季度連續信貸放量和4萬億刺激資金的進一步落實,其效果將會在4月底5月初慢慢顯示出來。總體看,中國經濟應逐步趨於穩定態發展。但是我們又不能不注意到,全球危機繼續縱深化發展很可能是2009年全球經濟的基本特徵,因此,如果經濟仍然沒有明顯起色,那麼正如周小川所&&的,從數字來看,儘管上半年貸款大量發放,但這並不意味着下半年發放貸款就少了。寬鬆的貨幣政策是要有靈活性的,這個問題還要動態觀察。
    至於一季度信貸狂飆突進的背後,新增票據融資規模佔新增貸款的33.3%,呈爆炸式增長問題,我的看法是,從銀行角度來説,銀行其實並不專注於票據融資,總還是希望真實性的信貸投放。但對於中小銀行來説,由於大銀行有着較好的渠道和政府資源,在資金投放上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地方上的中小銀行,一方面搶不到大項目,另一方面不願給風險高的中小企業放貸,因此只能在銀行內部或企業間更多地從事票據融資業務。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季度,股份制銀行的票據融資量佔到銀行整體票據融資規模的60%以上的重要原因。
    站在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角度,當企業無法從銀行得到貸款資金的時候,企業用票據來進行貨物的結算,票據實際上成為一種具有支付功能的“準貨幣”。因此,一季度新增票據融資規模的爆炸式增長,從目前情況來看,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其正面意義大於負面作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