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不成退不得 英國銀行業歧路亡羊
    2009-03-02    李俊辰    來源:上海證券報

  英國由於對銀行的寬鬆管理制度而強大,但隨着銀行信用的崩潰以及後來的金融危機,政府又再三要求銀行界謹慎小心。英國新銀行法案賦予英格蘭央行更大的干涉權力,不僅將能夠迅速採取干預措施,還能以穩定金融市場為目的,向受困銀行提供暗地裏的援助。但是,該法案仍然給銀行界罩上神秘色彩,很顯然不利於消費者。

  英國首相戈登布朗近日在為英國《觀察家報》撰寫的文章中,要求英國銀行界開始一個謹慎的新時代,重返舊日小心作業的風格。他説,他希望公眾為購買房屋積蓄更長的時間,並考慮對百分之百的按揭設立限制條件。 而且,銀行界不應當涉足複雜的國際投資業務。
  不過,有批評人士説,鋻於布朗首相一貫支持對銀行放鬆管理,現在又換了副面孔發表這樣的言論純屬“一派胡言”。批評人士還説,布朗當年在擔任財相期間,非但沒有對銀行界採取任何限制,而是相反。批評家們諷刺道:“布朗過去指責英國的銀行過於謹慎,現在他終於嘗到了不謹慎的惡果了。”
  確實,在擔任財相期間,布朗一向公開批評其他的歐洲銀行系統,指責他們嚴格刻板,墨守成規。布朗曾説,英國由於對銀行的寬鬆管理制度而強大,因為這種做法鼓勵投資,創造就業與財富。 但是,隨着銀行信用的崩潰以及後來的金融危機,布朗對銀行管理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還是在上述《觀察家報》的文章中,布朗還提出,銀行家在未來將是“公僕”,而非主宰國家經濟的主人。 同時,金融管理局將來要對百分之百以上按揭以及超過借貸申請者年收入6倍的貸款實行控制。因為,對貸款的謹慎管理將有助於減少房産市場在未來發生崩潰的可能性。
  不過,如果布朗以為英國因此可以重走歷史老路,那將是完全的瘋狂。因為,銀行界已經改變,世界已經改變。如今金融業的步伐太快,已經不容“再走回頭路”。
  看來並非巧合,布朗的文章發表在英國新的銀行法案公布一天之後。該法案賦予英格蘭央行更大的干涉權力。為幫助陷於困境的銀行,保護投資者,英格蘭央行不僅將能夠迅速採取干預措施,還能以穩定金融市場為目的,向受困銀行提供暗地裏的援助。但是,該法案給銀行界罩上神秘色彩,很顯然不利於消費者。
  此前,英國財相達林宣布,唐寧街將限制蘇格蘭皇家銀行支付給銀行僱員的獎金數額,因為布朗內閣希望看到一種做法的轉變,即用長期的激勵方案取代短期獎金的發放。據此,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獎金將從去年發放的25億英鎊,減至3. 4億英鎊。 同時,那些銀行經營失敗者不能獲得獎勵。此外,今後的獎金將不再以現金形式而以股票形式發放。由於按照合同規定,一些銀行僱員應當獲得獎金,銀行今後將“按照最低標準履行其法定承諾”。過去,銀行董事是獲得獎金最多的銀行僱員。而銀行一線僱員今後也將獲得一些獎勵。在蘇格蘭皇家銀行今後將支付的3. 4億英鎊獎金中,1. 75億英鎊將用於履行對投資銀行僱員的合同承諾。另外1. 65億英鎊將用於獎勵8萬銀行一線僱員。 但是,如果銀行僱員的表現沒有達標,這些錢也不會發放。
  談到銀行的獎金,法國總統薩爾科齊也&&,“我們都同意不能繼續容忍銀行家和股票市場經紀人獲得大筆獎金的制度。”現在,許多人都在尖銳批評陷入財政危機的金融機構繼續向經理和僱員發放獎金的做法是獎罰不明,尤其是在政府用納稅人的錢來救助這些金融機構之後。
  而美國政府現在的做法是,將評估銀行是否需要額外注資。許多評論員形容這一評估措施是“壓力測試”。美國財政部和其他幾個金融機構公布的一份聲明説,他們將對銀行在他們所稱的“更具挑戰性的經濟環境下”是否需要額外資本作評估鑒定。 這是在經濟進一步衰退、壞債可能增加的情況下的一個參考。如果評估結果認定一家銀行需要更多本金的話,它就會有機會去爭取私人集資。但是由於目前銀行股在投資者中非常不受歡迎,所以私人集資可能會相當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可以向政府要求額外資本。美國媒體和市場都廣泛推測,花旗集團可能需要額外投資,而政府在花旗的股份則可能提高到40%。花旗集團早先已經從美國政府那裏獲得了450億美元的新本金。有分析認為,如果美國政府真要增加在銀行的股份的話,不會通過向銀行提供額外資金的方法。他們預計,美國政府會把所持股份轉換成一個能增強銀行資本緩衝的不同形式,來保護銀行不受損失。
  2月22日,歐盟國家領導人在柏林達成協定,認為有必要規範包括對衝基金在內的所有金融市場,而目前的金融危機需要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同時,應該收緊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對衝基金尤其吸引富有的私人投資者。但批評人士説,這類基金缺乏透明度和監管。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加強監管金融市場的竭力呼籲者,而德國財政部正在促成更嚴格的監管條例&&,加強對對衝基金和評級制度的管理,以避免未來發生金融崩潰。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