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美國人來説,這次大選是幾十年來他們最為關注的一次。奧巴馬當選可能代表美國新時代的開始,因為它象徵一種民族團結和一種希望,象徵着過去保守主義政策,內外政策的否定。美國股民和老百姓都覺得美國應該轉變一種觀念,轉變它在世界上的形象,轉變一下國內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政策,給人一種信心。
美國歷史學家施萊辛格説,美國就是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歷史現象,三十年要轉向自由主義,三十年轉向保守主義,現在正好美國保守主義上升有將近三十年的時間,美國人説該變一變。
經濟政策方面,面對金融危機,奧巴馬首先要調整政府宏觀政策。比如説救市,在具體原則性的方案和口號通過之後,現在政策還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比如説把錢給了誰。共和黨會採取傳統的自由企業的政策,至於怎麼救市要發揮市場的作用。民主黨向來是強調政府的干預要有更多的監管,而且不能只照顧投資者的利益,要照顧廣大老百姓利益。對於稅收,奧巴馬顯然比麥凱恩要激進一些,不一定增加稅收,要調整政策。同時,在能源環境保護特別是氣候變化方面,會有一些大的舉措,會增加國家的投資和科學研究。
美國對華政策一直有兩面性,對於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的説法,我們也不必過於擔心,不把中國當成敵人實際上是好事情。美國把政治上和經濟上甚至在意識形態文化各方面有很多共性的國家,稱為朋友,中國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上跟它有差異,但在經濟方面它還是把中國作為非常重要的經濟夥伴來看待,這就是奧巴馬説的跟中國的關係是合作加競爭關係。
在經濟上,兩個國家總會有競爭。比如説在投資方面,在一些貿易方面,中美就存在一種競爭關係,但合作也非常明顯。中美之間合作關係已經擴大了,已經到了無可逆轉的程度。因為中美經貿關係密切結合在一起,所以有很多經貿集團相互之間有交叉,很難説像中國向美國出口産品,美國人向中國進口産品,有一些進口商人跟出口商人他們是共同掙錢,掙了錢再去分,這個錢有交稅的,不能光從兩個國家來判斷。也就是説,這種利益關係已經相互交錯,很難把兩個國家分開,甚至很難把不同行業分開。
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是幫助奧巴馬競選的亞太方面的專家。他跟奧巴馬交談的時候,奧巴馬説我也是自由貿易主義者,這不是問題。當然,他上&後要説一些話,民主黨的政策偏向於貿易保護主義,現在美國出現了金融危機,然後馬上波及實體經濟,如果美國還實行保護主義政策,還跟其他國家産生經濟摩擦,那美國向其他國家的出口貿易都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只是政治宣傳的成分要多一些,奧巴馬上&之後會非常謹慎處理貿易摩擦。
美國金融危機現在已經影響到國內市場,但是從長遠來看,很難説金融危機會持續多長時間,如果持續時間比較短,信心恢復以後,市場還會擴大。問題在於中國向美國出口産品需要升級,需要一個産業升級的過程,不能老生産鞋和襪子這些東西,總要生産一些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産品,在這方面大有可為。特別是在一些美國急需行業的方面,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現在美國對於能源有非常大的需要,他們在提高能源效率,節省能源和開發多種能源替代油和所謂其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有很大的潛力。和中國合作開發新的能源産品,同時在氣候變化方面,做一些共同的事情,潛力巨大。
經歷了過去這一段時間的調整,人民幣已經升值20%以上。美國是不是得到很多好處呢?實際上中美之間經貿關係發展幅度很快,跟匯率之間調整沒有太多的關係。而且,美國人因為匯率的調整,在中國的投資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中國向美國的出口跟投資沒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要求中國人民幣繼續升值,看不出有什麼好處。政治口號上,實際運作施加壓力並沒有起什麼作用。從經濟角度來説,沒有什麼實證的調查證明,切蛋糕給美國切得更多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