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商要放棄“高位維穩”幻覺
    2008-09-18    李季先    來源:證券時報

  房地産出現困難的時候,如何去支持他們的穩定發展,確保房地産市場的健康成長,政府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面對正值多事之秋的房地産市場,一些地方政府表現出了政府對房地産維穩的空前責任感。

  以前停留在房地産業內的要求政府進行房地産維穩和“救市”呼聲,終得到了個別地方政府的響應,對房地産業者來説,無疑是精神一振。但他們可能很快就會陷入失望,因為他們期望或理解的政府“救市”或樓市維穩,與這些地方的房地産維穩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地方政府所説的房地産維穩是在房地産市場依據市場供求規律完成調整後的企穩,而不是房地産商理解的政府要維持當下的房地産價格水平,或使樓市在高位維穩。
  宏觀經濟形勢撲朔迷離,物價、股市要維穩,樓市也需要維穩,但相較於前者來説,建立在民生基礎上的市民化社會更需要維穩。而這離不開物價、樓市在一般公眾收入可接受範圍內的企穩,這個企穩可以不是低位企穩,可也絕不是高位企穩。正如相關負責人所説,“市場方面,依據市場的需求規律、供求關係來完成;要不斷完善商品住房和社會住房需求的結構性調整,滿足各種不同類型的結構性調整,滿足市民的需求”。這裡,滿足市民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房地産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政府當然有責任保持其健康平穩發展態勢,使其既不大起,也不大落。不過,這並不等於説在任何情況下,政府都需要為房地産業自身的超常規發展過錯埋單,尤其是在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而房地産的發展又嚴重背離一般民眾所能承受的“自住”需求極限時。房市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而政府進行房地産維穩也有自己的操作規律。不為脫離民生需求的行業發展埋單,這是一切民選政府、成熟政府行政作為的鐵律。
  事實上,樓市發展的自身規律和民生訴求,才是決定樓市何時維穩和樓市在哪企穩的關鍵力量,這也是當下政府不可能為在沒有完全調整到位之前的樓市埋單維穩的“科學發展觀”原因。
  房地産市場維穩與股市維穩不同,股市維穩背後是千千萬萬中小投資者的正當利益訴求,這是股市維穩的正當性所在;而房地産維穩在該行業沒有完全調整到普通民眾所能接受的價格區間前,其後面站着的卻只能是房地産開發商及其利益相關者。如果不顧及房地産維穩與股市維穩的這個區別,政府貿然出手進行所謂的“救市”,那麼受損的不僅是房地産業通過這輪流動性危機所可能進行的自我檢討、自我更新的發展機會,而且也可能傷及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公信力。
  房地産維穩,不是簡單地放開行業信貸限制、投資限制,也不是簡單地予以各種形式的財政補貼,更不是通過政府提供救市手段使得房市獲得“空中樓閣式”的企穩;而是要真正尊重房地産業的科學發展規律,尊重這個行業所賴以生存的民生“自住”訴求生命線,放棄房地産市場高位維穩的幻覺,然後在此基礎上建立合理的多層級房地産市場架構,通過稅收、信貸手段合理引導多數房地産企業回歸民生福祉,使房地産市場依據自身發展規律和市場供求規律完成調整後的企穩。

  相關稿件
不要用納稅人的錢為房地産“托市” 2008-09-12
告別暴利是房地産業新起點 2008-09-17
房地産市場一週語錄[2009-09-05] 2008-09-05
瀋陽市:欠稅大戶逾六成是房地産企業 2008-09-05
1至7月上海市房地産開發投資770.39億元 200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