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升級在今天如此迫切
    2008-08-13    周子勳    來源:上海證券報

     由於美國經濟快速走弱,中國勢將於明年超過美國而成全球最大的製造國,這比預期提前了4年。據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美國經濟諮詢公司環球透視的預測,中國明年將佔全球11.783萬億美元製造業增加值的17%,而美國將佔16%。去年,美國仍輕鬆名列榜首,佔全球總值的五分之一;中國位居第二,佔13.2%。總部位於華盛頓的行業組織——全國製造商協會主席恩格勒淡化了這些預測的影響:中國由於其規模而“不可避免”會趕超,“這對美國應當是有益的,因為這既有利於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的政治穩定,又意味着美國繼續擁有向這一全球發展最快的經濟體出口及投資的機會。”

  就在去年,環球透視的經濟學家仍預測美國會將其領先地位維持到2013年,但對其今明兩年估計産出的大幅下調,導致美國名次比原來的預期更快下滑。這些數據凸顯了中國以製造業為主導的經濟在過去20年的飛速發展。要知道,1990年,中國製造業僅佔全球的3%。當然,這只是中國製造業規模變化的一個指標,但“世界第一”的規模掩蓋不了中國製造業産業升級的迫切性。目前,“中國製造”因為産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在全球市場上經常遭受指責。不論是否認為這是對中國商品的妖魔化,中國商品未來都要面對更為嚴峻的國際市場環境。
  事實上,中國製造業的“麻煩”不僅來自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及政策上的一系列調整,也使得中國製造業面臨新的挑戰。一位在珠三角地區從事紡織服裝生産的港商&&,企業在內地從事製造,近年被迫吃下了“八個饅頭”:民工荒、電荒、最低工資上調、貿易摩擦引起的配額設限、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升值、國內物價上漲,以及最新的出口退稅政策下調和加工貿易政策調整。
  “八個饅頭”顯示了一種巨大的變化正在發生:中國製造業所面臨的市場和政策環境已全面改變。中國的製造企業要想繼續獲得有立足之地就必須着手産業升級,即提升産品的質量、檔次、技術含量以及自有品牌,進而提高産品價格,提高“中國製造”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這對在中國境內的製造業來説,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路徑。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産業升級將決定中國外貿出口增速。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順差下降10.8%,在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歐美經濟疲軟等不利條件重擊下,中國外貿形勢會不會急劇惡化,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國商品的競爭力。環球資源首席運營官裴克為日前&&,即使買家名單縮小也並不意味對中國商品的採購量減少,尤其是高品質的消費類電子産品仍有強勁的競爭力。而根據旗下網站統計,計劃增加在華採購量的國際買家增長了一倍多,其中北美和歐洲各佔兩成,對産品要求相應提高,質量成買家關注的焦點。美國第二大電子零售商CIRCUIT CITY今年前5個月在中國採購量是從前的10倍,並計劃未來幾年繼續加大在華採購量。裴克為認為,在一系列對出口不利的因素影響下,中國目前的出口廠家正在經歷大洗牌,中國廠家必須重視品質、工業設計、按時交貨等國際標準。中國高端的消費類電子産品仍具有強勁競爭力,這是其他新興工業國家無法取代的。電子消費品質量提高估計是中國産業升級的一個表現,如果中國製造業相關産業都表現如同電子消費品行業這般優秀,那麼外貿出口增速長期保持高增長態勢也許還是可能的。
  中國有着較好的製造業配套環境,企業産業升級的衝動正在增強,也不缺乏廉價的技術創新人才。只要加以政策引導,中國製造業的升級前景還是很樂觀的。在技術、資本門檻較高的製造業領域,中國製造將會展現出另外一種風貌。
  可喜的是,儘管在目前通脹加劇、資源價格飆升、出口下滑、外需收縮等多重因素下,宏調經濟面臨着複雜、多變的局面,但國家發改委促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決心不變,眼下醞釀一系列促産業升級的政策。我們急切期待儘早取得實質性進展。

  相關稿件
中國製造業悄然轉型 2008-08-05
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總體維持增長趨勢 2008-08-04
裝備製造業和新能源成為外商投資山東熱點 2008-08-01
嚴介和&&:傳統製造業大批倒閉是好現象 2008-07-17
浪潮集團日前推出面向中國製造業ERP新品 200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