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係轉續辦法研究》在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完成了課題研究。該課題着力解決制約勞動者流動的社保異地轉續的政策性壁壘,並提出了包括借鑒歐盟“分段計算”在內的操作性政策建議。(8月7日《21世紀經濟報道》)
所謂“分段計算”模式,打個比方,某勞動者在A省企業工作2年,則由A省企業負責交納養老統籌部分並記錄在當地社保機構;之後又到B省工作2年,再由B省企業交納養老統籌,也記錄在案……直到累計計算到60歲退休。當該勞動者退休後,按照他當時在每個地方工作時,企業為他交納養老統籌的份額比例提供養老金,並統一到其退休地的金融機構發放。 在我國,為農民工辦理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被視為保障農民工基本權益。然而,時至今日,卻出現了農民工不願意參保,或參保後卻要求退保的情況,其深層的原因,在於我國社保是統賬結合的特有模式,勞動者流出時只能帶走個人賬戶裏的錢,而不能帶走統籌部分。而流入地因為要負擔其統籌部分,導致多數地方不願接收社保轉入。地方財政“分灶吃飯”體制不轉變,社保關係全國統籌便很難實行。在這種情況下,採用“分段計算”模式既能照顧到地方利益平衡問題,又能保障農民工的利益,應當是個最佳選擇。歐盟31個民族國家都可按這種模式轉續,我們應該更有實行這種模式的條件。 老有所養是人們共同的追求。我們一方面呼籲有關部門儘早&&這種“分段計算”全國統一的社保辦法,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呼籲農民工兄弟踴躍參保,更不要退保,因為相關辦法正在制定中,轉接困難等問題很快能得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