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7-11 作者:莊聲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在當前物價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居民的實際收入應該説是下降了,他們實際生活水平也在下降。提高工資可以消弭一部分,但同時也可能引起物價的更加上漲,再説,對於除國家機關和國有企業外的其他企業職工來説,漲工資並不現實。那麼,對企業和個人減稅,應該是一個現實而有效的措施。而只有放水養魚,國家經濟才有後勁。 其實,減稅的好處十分明顯,它將減輕企業負擔,在收緊貨幣政策、預防通貨膨脹的框架下,避免經濟因過緊的流動性而導致衰退,從而消除資産價格上的泡沫。減稅如果輔以某些激勵企業提高職工工資的政策,還將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減稅是將財富還於國民的最直接途徑,從中長期看,減稅是增加企業投資、擴大內需的有效手段,能有效延長我國經濟的繁榮周期,這最終將使國家財力得到可持續增長。 在次貸危機面前,美國擬定了一項規模約1000億美元的振興方案,美國刺激經濟發展的主要路徑是,通過退稅、減稅與福利、保障水平的提高助推企業發展,提升國民消費能力,使企業因減稅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國民消費能力因保障水平提高而得以提升,國家經濟自然也就能隨之得到康復與重振。所以美國有關方案緊緊抓住促進企業發展與國民消費能力提升這一稻草,作為該國經濟走出衰退的根本舉措。 無論是退稅還是減稅,説到底都是國家向民眾讓利。而國家向民眾讓利並非二者之間利益的此消彼長,因為國民消費能力與福利水平提升及企業的更大發展能從根本上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而這實際上也就會不斷增加國家的財稅收入,也就是説,不單是民眾,國家自身其實也是向國民讓利的受益者。 在過去的五年裏,中國稅收已累計達17萬億,比上一個五年增加了10萬億,平均每年增長二成二。而今年1至5月份,我國的稅收收入仍然保持快速增長。應該説,國家有能力在減稅上有所作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