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不會影響金融安全
    2008-07-10    傅新    來源:上海證券報

    7月9日,有學者撰文稱:“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使開發商的融資難度加大,房地産市場滑坡讓開發商的處境更加艱難,樓盤銷售不暢,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該學者認為,房地産市場滑坡,相應的貸款會減少,會使銀行的盈利下降。另一方面,已發放的貸款風險會上升。結論不難得出:讓緊縮政策對開發商松動。 

    有一個觀點,由於説的人多了,便幾乎成了一個真理。那就是房價不能下跌,具體點,房價下跌不能超過30%,否則,就有可能影響金融安全。正是基於這種理由,在住房成交量萎縮而房價並未明顯回落時,一些開發商便呼籲對房地産業網開一面,以免引發中國式次貸危機。
    房價下跌30%會威脅到金融安全嗎?如果這一理論成立,那麼,世界上所有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都有充分理由保持房價的上漲通道不遭破壞,房地産市場將永遠繁榮一片。但事實並非如此,1997年至2003年,我國香港地區的房價下跌了70% ,按照香港金管局的統計,當時被稱為負資産的住房就達78000宗,但既未威脅銀行的生存和發展,也沒有引發金融危機。為何?
    第一,並非所有的商品房都是用貸款購買的。這種情況在我國內地可能更為明顯,許多高收入者更願意一次性付清房款。據不完全統計,從2007年開始,上海市選擇一次性付款買房的人佔比約40%—50%,而進入2008年以後,由於貸款利率提高,一次性付款買房的人已經佔到60%以上。
    第二,並非所有的貸款買房者都是高價位買房,也並非所有的貸款買房者都是集中在近一年內買的房。銀行房貸業務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過去的貸款存量是非常龐大的,那些在2007年以前貸款買房者,如果房價下跌30%,銀行根本無所謂,因為僅2007年的漲幅就不只30%,更何況銀行還有一個30%的首付,更何況此前貸款者已經連續多年償還銀行貸款。與龐大的存量住房相比,高位買房者只是少數,房價的下跌不足以對銀行的整個承受能力構成威脅。
    第三,房貸在整個銀行貸款業務中的比例有限。央行2008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到2008年3月底,全國商業銀行本外幣貸款餘額為29.4萬億元,商業性房地産貸款餘額5.01萬億元,其中房地産開發貸款餘額1.8萬億元,佔整個國內銀行體系貸款總額的6%左右;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餘額為3.13萬億元,佔整個國內銀行體系貸款總額的11%左右。兩者合計,也僅佔整個國內銀行體系貸款總額的17%,即使不良貸款比例上升,也遠不至於威脅金融安全。

  相關稿件
房價普跌可能性之後會是什麼? 2008-07-10
深圳房價止跌難改觀望 樓市呼喚"軟着陸" 2008-07-09
別拿房價下跌“綁架”緊縮政策 2008-07-09
深圳房價:止跌難改觀望 呼喚“軟着陸” 2008-07-09
四論油價決定房價 200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