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旨在抑制流動性過剩
    2008-06-12        來源:上海證券報

  當6月7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于6月15日和6月25日分別按0.5%執行。可在6月10日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美元對人民幣升破6.92元,顯然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對美元兌人民幣即期沒有影響,人民幣升值勢頭依然強勁,國際投資和投機資本(熱錢)持續流入導致外匯儲備大幅度增長,給央行增加了調控難度。

  在最近新公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外匯儲備余額為17566.4億美元,其中4月份單月新增744.6億美元,今年1至4月份,外匯儲備增長達到2283.9億美元,這一水準接近于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每年新增外匯儲備的額度,也相當于2007年全年新增外匯儲備的50%。值得注意是前4個月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合計為756億美元,“不可解釋性外匯流入”達到1528億美元,可見“熱錢”佔了絕大多數,還有隱藏在貿易順差和FDI的隱形“熱錢”因素疊加起來就更多。在這種狀況下,雖然基礎貨幣投放控制難度加大,但央行出臺緊縮政策理由仍然充分,只因“512”發生了四川大地震,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政策被迫推後,按4月份新增外匯儲備量744.6億美元,以6.93估算,則釋放等量人民幣約5200億,即使上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凍結商業銀行約4200億資金,估計5月份外匯儲備很可能繼續新增的情況下,故而推出該政策,旨在調整短期回收因外匯儲備增長而佔款等量貨幣,可見貨幣市場資金因外匯資金繼續流入仍然較為多余。
  這些外匯流入資金很可能絕大部分是活期形式存在,以便于保持較好流動性,但活期存款利率為0.72%,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為1.89%,兩者利率差為1.17%,當商業銀行在受制于央行貸款規模限制下還要背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凍結4200億貨幣資金,從利率差角度看,反而減少了商業銀行背息負擔。
  另外,據人民銀行今年一季度貨幣執行報告顯示,一季度商業銀行實際貸款規模為1.3萬億人民幣,預計在地震災害情況下,二季度貸款可能還會保持這個規模,一年四個季度,簡單概算2008年全年貸款規模約有5萬億人民幣,大大超過去年全年貸款規模3.86萬億人民幣,所以今年全年商業銀行貸款規模在從緊貨幣政策前提下顯然是在增大,加之兩稅合並減低了商業銀行稅負負擔,以及中間業務發展,可以充分預計今年商業銀行利潤總水準依然保持較好增長幅度。
  操作存款準備金率成本不但低于票據,而且對金融市場衝擊,遠小于利差息差的衝擊,反映央行在運用緊縮貨幣工具時,盡量避重就輕,與此同時市場加息預期減低。只要外匯儲備繼續增長,即使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較高水準,那麼貨幣供應量和貸款規模仍然會保持適度增長率,不能講緊縮貨幣政策到位,動用存款準備金率回收等量溢出資金還會繼續,可以説外匯儲備增長幅度和規模決定著準備金率上調幅度,準備金率上調主要針對新增流動性,因而不會對市場實際資金供給産生實質影響,只會對信譽程度較低、吸存能力差的小銀行帶來一定壓力。
  作為資本主導的市場經濟是一種預期經濟,與市場信心息息相關,目前股票市場強烈震蕩,是與近期境內外各種不同類型因素所導致的,不單是準備金率上調因素影響,重塑市場投資者信心,是當前最重要的,所以需要一套恢復信心的組合拳。

  相關稿件
存款準備金率是否已調到極限高度 2008-06-11
存款準備金率政策漸成“雙刃劍” 2008-06-11
準備金率上調對股市無殺傷力 2008-06-11
準備金率上調有助全球通脹控制 2008-06-11
存款準備金率治標 收入分配政策治本 200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