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為發展帶來三大新契機
    2008-05-26    亞夫    來源:上海證券報

    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財産巨大損失。隨著救災工作深入推進,這場災害的損失到底有多少,還在繼續勘察與評估之中。在國際油價持續上漲、通貨膨脹已成全球魅影的背景下,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對中國經濟究竟有何影響,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就破壞程度看,這場地震災害面積高達10萬平方公里,超過國土面積的1%,受災人口高達4500多萬,超過全國總人口的3.4%,幾乎相當于一些中小國家的人口。截止目前,死亡人數已超過6萬,受傷人口超過35萬。除了傷亡人數外,人民財産損失也極為嚴重,其破壞性不能低估。
    而根據目前救災工作的整體部署情況,適時採取“兩加一減”措施,即加大內需、加大公共服務、減少政府行政費用,不僅能對中國經濟的即期表現有推動作用,對經濟增長有直接刺激作用,而且能對社會建設、政治建設,特別是各級政府部門向服務型政府的轉型,帶來三大新契機。
    首先看對擴大內需的影響。這場突發性災害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對我國的內外需結構會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本來,自2006年四季度起,我國的國內消費需求就開始逐步回升,內外需結構出現了積極變化。2007年則是內外需並旺,內需表現日益突出。到2007年底2008年初,受國際油價與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外需明顯回落,而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則越發突出。
    現在,這場地震災害對正在發生變化的內外需結構,更是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寰轉契機。從需求看,4500萬災民的基本生活與生産需求,創造了額外的內需增量;從供給看,更是可以對衝由外需下降引起的負面影響。4500萬災民的生産生活需求,包括衣、食、住、行,及通信、娛樂等消費服務都是基本需求,對原本受外貿影響的生産企業向內需轉産,是一個難得的産業調整緩衝機會。
    其次看對加大公共服務的影響,特別是為災區提供公共服務的影響。國家已表示,為做好災區群眾安置工作,嚴防次生災害造成新的損失。中央財政安排250億元,加大對抗震救災的資金投入。同時中央財政今年將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後恢復重建基金,明後年還將繼續作相應安排。
    如果考慮公共財政投入的杠桿效應與乘數效應,特別是在加大政府財政投入的同時,採用市場化手段,將中央財政安排的700億元設立為災後恢復重建基金,更能夠利用金融與資本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與融資功能,帶動社會力量、民間資本,進行有效率、有監督的災後重建。這對有著豐富自然地礦資源、歷史人文資源、綜合旅遊資源的四川來説,是一個十分有效的重建創舉。
    再看對降低行政費用的影響。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央國家機關今年的公用經費支出一律比預算減少5%,用于抗震救災。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減少會議、接待、差旅和公車使用支出,壓縮出國團組。嚴格控制公車購置,暫停審批黨政機關辦公樓項目。
    由此觀察,這場地震雖是一場大災,但對加快服務型政府的建設,特別是對行政部門的廉能建設,即廉潔與效率建設,也提供了新契機。長期以來,政府的行政成本過高,一直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難點。如今,在舉全國之力抗震救災的時候,降低政府部門的行政開支,轉變公職人員的服務意識,其意義是非同尋常的。
    特別是如果從公務用車、用油、用電做起,那麼,既可以降低行政成本,騰出資金支援災區建設,又有利于節能減排,樹立環保型政府的榜樣,同時也有利于改善政府的服務功能,約束公職人員的行政行為,真可謂一舉多得,對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政治建設,將有十分特殊的指標意義。
    多難興邦。在改革開放30年之際,在中國社會邁向初步小康之際,碰上這麼一場大災,雖是不幸,也給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經此磨難,海內外同胞看到了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力量,中國社會的發展將會更和諧、更人性、更符合現代公民社會的價值訴求。

  相關稿件
財政部門已累計投入抗震救災資金146.29億元 2008-05-26
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工作組召開第六次聯組會議 2008-05-26
《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附捐郵票首發 2008-05-26
"僑界攜手書畫家抗震救災義賣會"舉行 2008-05-26
抗震救災物資必須築牢品質安全“防火線” 200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