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中國造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2008-05-12    作者:張若漁    來源:中國江西網

  5月11日上午,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大飛機公司)在上海浦東會議中心舉行正式揭牌儀式。該公司將全力打造安全、經濟、舒適、環保的大型客機,立志讓中國的大型客機早日飛上藍天。(中新網5月11日)

  擁有自己的大飛機是中國幾代人的光榮與夢想。上世紀80年代的“運十”飛機一度揭開了中國大飛機夢想的邊角,最終卻由于種種原因折戟沉沙、黯然下馬。歷史掀開新的一頁,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隨著中國商用飛機公司的挂牌,“大飛機中國造”將不再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大飛機被譽為“現代工業之花”,産業鏈涉及化工、電子、冶金等國民經濟各要害部門,代表著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制高點”,其政治、經濟和文化意義皆非比尋常。不管是基于現實需要還是未來考量,大飛機都是我們必欲求之的“中國之翼”。
  就迫在眉睫的現實需求而言,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航空市場,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王柏學研究員預測,未來20年,中國需要補充各種類型的民用客機3110架,其中大型噴氣客機2232架,約佔全球份額的15%。面對如此龐大的潛在需求,單純憑借幾大航空巨頭必然處處掣肘,而且中國顯然沒有理由將這一巨大市場拱手讓人。在時機成熟和國家意志的強力推動下,中國理應釋放更多的想像力和行動力。
  就更廣闊的未來前景而言,雖然做8億條褲子和造一架飛機的GDP是一樣的,但做褲子只能在全球産業鏈中居于人下,造飛機卻可高踞頂端,在國際市場獲得話語權並免受不公平規則的剝奪。今天,“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大飛機策略早已被歷史所證偽,一個致力于成為“世界航空工業第三極”的中國,應該拿出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建造自己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大飛機,從而走出波音、空客的雙面夾擊,為未來發展積蓄更多的能量、預留更從容的轉圜余地。
  毫無疑問,中國開工大飛機項目,世界航空業壟斷巨頭波音和空客受到的潛在影響最大,也使得它們與中國航空業的關係變得敏感而微妙。作為兩種不可忽視的勢力存在,波音和空客深度浸淫中國航空業,中國大飛機項目在“以我為主,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的既定政策下,如何與兩大巨頭探詢合作與共贏就是重中之重的事情。無論現在還是將來,或許我們都必須承認,中方與兩大巨頭的關係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將決定大飛機項目是步步為營還是荊棘密布。而這,無疑考驗著雙方的開放態度,尤其是中方合縱連橫、輾轉騰挪的智慧。
  如果説與兩大航空巨頭的關係決定著中國大飛機項目的進展快慢,那麼,民用航空體制則決定著大飛機項目的興衰成敗。目前的中國航空業所適應和沿用的仍然是一種軍機研發體制,而民用航空顯然與此不同,如何建立一種嶄新的、適應市場競爭的民用飛機研發和流通體制,可能正是中國商用飛機公司挂牌成立之後的最緊迫問題。

  相關稿件
願大飛機翅膀擊破航空工業舊體制束縛 2008-05-12
"大飛機"起飛,欣喜時需冷靜思考 2008-05-12
金壯龍表示:我國大飛機研制目前尚無時間表 2008-05-12
“大飛機”公司在上海成立 2008-05-12
大飛機項目挂牌在即 航空係車企整合待發 200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