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指望房地産業使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2007-08-23    作者:張魁興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房地産業是一個技術含量不高的“空心化”産業,它的迅猛發展,能帶動的相關産業只是煤炭、鋼鐵、土地的巨大損耗,進一步造成資源、環境問題
  前不久,中國著名的服裝企業雅戈爾在杭州拍下了一塊土地,創下了杭州土地拍賣的天價。和雅戈爾相似,面對近年來快速飆升的房價,中國眾多的傳統製造企業正在紛紛進軍房地産業。很多企業涉足房地産後,其盈利快速佔據了利潤的大部分。不少浙江企業家説,做過房地産,其他的錢都不想賺了。一位資深的房地産觀察家説,房地産的“快錢效應”,正在蠱惑整個中國的經濟命脈滑入躁動不安的暴富陷阱。
  中國的房價已經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房地産業發着幾百度的高燒,開發商們個個賺個腰圓肚漲,這一切得益於國家的政策,那就是國家把住宅建設作為支柱産業發展。不管當初是何目的,現在都該進入反思階段了。房地産的瘋狂發展,在帶動一些人暴富的同時,也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埋下了隱患。有專家説,房地産業的畸形發展實際上隱含着一個攸關國家現代化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很難想像,一個在國際上有足夠競爭力的大國、強國,其崛起靠的不是科技、實業、教育,而是建立在所謂“全民皆房”的“繁榮興旺”上。
  無論是否願意承認,房地産業都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在東南沿海有的發達省份,幾乎所有的省屬國有大企業都在從事房地産開發,而且房地産的利潤佔總利潤的比例很大。什麼是“支柱産業”呢?顧名思義就是整個工業體系的棟樑,就是能夠支撐、拉動整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産業。美國以往的支柱産業是鐵路、鋼鐵、石油、飛機和汽車製造業,現在是航天、信息産業。日本是靠汽車、電子、光學和計算機産業奠定世界經濟第二的基礎,實現了國家復興。而我國卻是把開放商聲稱只為富人“蓋房子”的房地産業當成了支柱産業,而真正的支柱産業反而被忽視,中國已經為汽車、電器製造業開銷了數不清的專利費。一邊是對內竭澤而漁,一邊是又慷慨地給外國輸血,這就是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
  我國要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但是,房地産業能使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嗎?令人質疑。房地産業是一個技術含量不高的“空心化”産業,它的迅猛發展,能帶動的相關産業只是煤炭、鋼鐵、土地的巨大損耗,進一步造成資源、環境問題,不僅不會刺激科技進步,實現可持續發展,而且據專家所言,還會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嚴重危及國家經濟、軍事和信息的安全。房地産業成為支柱産業,危及國家經濟安全、影響社會和諧,決不是危言聳聽。
  在我看來,房地産業成為支柱産業,是不可能使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前,一邊是外資積極吞併我國技術含量較高的製造産業,一邊是我國很多國企大舉進軍房地産。房地産的“快錢效應”不僅使企業家難以踏踏實實搞實業,而且還使一些地方政府把自己綁在房地産上,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一年到頭不思考如何持續健康有序發展,而是想如何整理出幾塊地來謀取眼前利益。當政府和企業家一門心思掙快錢時,誰還能保證經濟會健康有序地持續發展呢?現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聯合對房地産業進行“公關”,我以為正當其時。希望國家通過調控或&&限制政策使房地産業回歸到適當的軌道上去,同時政府官員要明白一個道理:房地産支撐不起大國崛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