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8-17 作者:傅達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
據8月15日《京華時報》報道,有的醫院以推廣母乳喂養為名謝絕自帶奶粉,變相壟斷奶粉銷售。記者諮詢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婦産科,皆&&國家提倡母乳喂養,産婦不可自帶奶粉。
那些無法進行母乳喂養的産婦怎麼辦?奶粉從何而來?據海淀婦幼保健院的諮詢服務人員透露,如果嬰兒有需要的話,醫院護士站會提供奶粉。哦,原來如此!看來我是杞人憂天了,在今天這樣一個強調“患者至上”的服務化時代,醫院怎麼可能讓嬰兒挨餓! 記者隨後的諮詢又讓人不免産生擔憂,幾家醫院提供的奶粉均為統一品牌,也就是説寶寶根本無從選擇。如此強悍的市場交易,媽媽能不能買到最優質、最廉價、最適合寶寶的奶粉,就只能憑醫院的良心了。可此前的“天價醫藥費”事件,生活中屢見不鮮的醫院壟斷藥品價格及醫生收受紅包等“常識”早就提醒我們:良心是靠不住的。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誰給醫院的回扣多,醫院就用誰的奶粉。 這樣説來,將謝絕自帶奶粉作為提倡母乳喂養的手段,無疑是一種體面的粉飾。 作為一個即將成為父親的消費者,我完全相信“保證嬰兒第一口奶是母乳”的重要性和科學性,也完全相信“保證母乳喂養的最重要陣地,就是嬰兒降生的醫院”,但我絕不相信謝絕自帶奶粉與母乳喂養之間有什麼邏輯關係。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哪個父母會不聽從醫生的建議給嬰兒喂母乳?吃你醫院的奶粉就能提高嬰兒的母乳喂養率?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如果按照醫院的邏輯,出於對孕婦和嬰兒健康的慎重考慮,那麼所有來醫院生産的患者,都應謝絕自帶任何衣服、食物或其他物品,而理當全部由醫院統一提供。 再看衞生部門的表態。北京市衞生局工作人員&&,醫院不允許産婦自帶奶粉的行為本身就是不正確的,産婦只能使用醫院的奶粉,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説屬於壟斷行為。不過,可能醫院也是出於嬰兒健康的考慮,方便掌握嬰兒的飲食情況。表面上義正詞嚴地指出醫院行為的錯誤,但字裏行間頗值得玩味:明明是徹底侵犯産婦權利的違法行為,衞生部門原本該介入調查並採取措施,可只是大而化之地説成是“不正確”,徹頭徹尾的強盜行徑,被輕描淡寫為“一定程度上的壟斷”,最後還不忘為醫院找一個“出於嬰兒健康考慮”的美麗藉口。終歸是自己的“孩子”啊,衞生部門對醫院的護犢之心昭然若揭。 《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以及衞生部新&&的《嬰幼兒喂養策略》,都嚴格禁止奶粉商在醫院進行推銷活動。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良好的行政立法意圖,到醫院那兒卻成了壟斷掙錢的幌子。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