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3-26 作者:王則柯 來源:南方報業集團 |
|
|
兩個月以前,收到2006年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個人向稅務機關自行辦理納稅申報的通知,申報截止期限是3月31日。如果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辦理申報,稅務機關可對納稅人處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那麼大的制度建設,那麼短的實習期限,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據報載,按照3月上旬的統計,北京已經自行申報的人數只相當於估算應報人數的四分之一,而整個甘肅省則只有不到300人已經申報。首次明令要求的個稅申報,進展很不理想。有評論説,這暴露個稅徵管部門管理和技術的軟肋。但是在我看來,首次明令要求的個稅申報進展不理想,是主管部門大意行事、倉促推行的必然結果。
此話怎講?當今世界,如果説要評選一種最能夠令廣大公眾頭痛的社會責任,那麼個稅申報就是最好的候選。過去我們並不感覺頭痛,那是因為個稅申報尚未成為我們的社會責任。事實上,中國社會在過去漫長的歷史中沒有個稅申報的實踐,更遑論個稅申報的傳統了。
要體會個稅申報之難,最好是看看美國,因為在稅制健全的發達國家當中,美國是政府稅賦最倚重個人所得稅的國家,美國財政收入的四成至五成,都來自個人所得稅這一個稅種。在美國,個稅申報已經嚴格地實施了幾十年,但是即使在今天,個稅申報對於美國人仍然是非常頭痛的事情。
為了説明這個情況,建議大家看看美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影片説的是美國一位年輕的銀行家被誤判殺害妻子而鋃鐺入獄,受盡了屈辱和折磨。後來他在獄中偶然發現了妻子被人殺害的真相,並且得到有關證人的支持承諾。想不到這樣一來,他的處境更加險惡,隨時有被獄方加害滅口的可能。但是他憑着熟悉稅務填報的職業特長,幫助典獄長、獄警長和獄警填報稅表,成為獄方眼中的可用之奴,得以被“控制使用”而活下來。經過近20年極其隱蔽的努力,挖通了高獄厚墻,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逃了出來。因為唯一可能的證人早已被獄方藉故殺害,銀行家本人已經無法討回清白。但是他向新聞界揭露了黑獄的內幕,最終導致典獄長吞槍自殺,獄警長被捕歸案。那麼,獄方為什麼竟然不顧可能的“滅頂後患”,敢於“留用”銀行家這位危險的犯人呢?除了他們以為權力可以遮天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有這麼個犯人每年免費為他們填寫讓他們非常頭痛的稅表,誘惑實在太大!
你看,個稅申報的煩惱,甚至壓倒了留用掌握自己犯罪事實的知情人的生死風險。怪不得美國現在仍然養育着龐大的高薪的稅務服務行業,為納稅人填寫個稅申報服務。怪不得每年春天,美國每所大學都要舉辦許多講座,教會大學生怎樣填寫個稅申報表。
我們這裡倒好,一個通知下來,兩三個月裏面,就要納稅人學會並且完成個稅申報,實在大意得厲害,其倉促程度,不亞於要求每個成年人在兩三個月裏面學會運用微軟的某種專業軟體,否則後果自負。怎麼可以這樣做事情呢?
在我國,個稅申報是一項極其偉大的前無古人的制度建設,納稅人學會申報,並不容易。最簡單的比如一個人在銀行有幾個存摺,那一筆一筆小利息,就不容易算清楚,更不用説其他零星收入了。如果在美國這樣具有很好個稅傳統的國家,都年復一年大量提供個稅申報的教育輔導,我們怎麼能夠如此倉促就&&附帶罰則的個稅申報要求呢?現在申報不理想,是這種倉促性的必然結果。
最後還要指出,新的制度建設應該盡量避免追溯以往。對於許多人來説,2006年大部分時間的來往賬目都未予保留,你現在卻要求他們詳細精確地報告以往,這也有點過分。
誠望國家稅務總局好好總結這次倉促推行重大制度建設的做法,以後把事情做得好一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