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 Introduction
易鵬: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

 其他專欄 | Other
譚浩俊
曹中銘
余豐慧
皮海洲
鈕文新
劉振冬
葉檀
朱大鳴
趙晶
張茉楠
王龍雲
蘇培科
王勇
陳東
倪金節
 
地方眼中的城鎮化 2013-08-08
  一些地方政府對於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思想是明白的,但卻採取了片面解讀的方式。比如,刻意將投資大躍進、房地産化、人為造新城等老模式裝到“新型城鎮化”這個筐裏。
地方債不是洪水猛獸 2013-08-01
  地方債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巨大隱患,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但也不宜矯枉過正,把地方債當做洪水猛獸。
底特律破産警示城鎮化彎路 2013-07-24
  從底特律由輝煌到衰敗的歷程和原因上可以看出,一個城市要想得到發展,産業和人口聚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這對於目前正將新型城鎮化建設放到更高戰略地位上的中國需要好好地借鑒,尤其要對因為産業引導的人口遷移率日益走高,最終導致的人口再分佈的形式要有科學和更精細化的預估。
城鎮化要向幸福出發 2013-01-09
  通過將中國一線城市乃至更多的城市,注入更多“幸福城市”要素,最終實現全方位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從而推動中國新一輪城鎮化的速度和質量。
須防過剩産能逆勢再擴張 2012-09-12
  8月份中國經濟主要數據在9日密集公布。其中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5%,為過去34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既表明了當前實體經濟仍處於收縮階段,也表明當前工業領域的産能過剩正給工業帶來巨大的壓力。
經濟下行更要藏富於民 2012-08-30
  擴大內需最重要的“抓手”就是城鎮化,但要想支撐這個“抓手”,其核心是要加快國民收入體制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通過藏富於民來實現內需型經濟的建立。
推出房産稅事不宜遲 2012-08-22
  在大面積推出房産稅的同時,需要總體減稅,就房地産領域來説,要對房地産購買環節的各種稅收進行減免,避免重復徵稅。只有這樣,才能讓房産稅發揮更大價值。
深港合作需更多制度一體化 2012-07-10
  面對挑戰,香港需要調整思維和發展戰略從而實現化危為機。其中一個重要的思維是,必須進一步發揮香港最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融入中央政府的整體戰略,開創出一片新的發展天地。
對當前經濟下行不宜反應過激 2012-06-15
  當前承受的壓力,正是中國經濟轉型必須要經歷的階段。有時候面對壓力能夠挺住,才是推動經濟轉型的基礎,轉型才有希望。
發展小微企業,更需依靠市場力量 2012-05-14
  小微企業生存局面是否能夠有根本改善,讓其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還需要在更多方面下工夫。此次國務院&&的意見還不具備這種能量,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力度。
中國經濟要穩還要精 2012-03-09
  中國政府出現這種“精中求進”的路徑選擇,也是被現實逼出來的,如果能夠實現“穩中求進”和“精中求進”,那麼就是中國經濟之福。
強化市場力量 2012-02-23
  要發揮市場的力量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目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打破金融業的壟斷。從某個角度上來説,壟斷性的銀行才是高利貸産生的主要原因。
北上廣用工荒不是壞事 2012-02-16
  現在來看,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是一個必然的長期趨勢,這一定會倒逼現在的企業必須要立足於産業升級,提高自身附加值和科技的含量,而相應的人口政策,也許會進行松動。從這些角度上説,北上廣目前出現的用工荒其實對中國而言也是一個好事。
拯救“小微”要靠市場之手 2011-11-24
  要發揮市場的力量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目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打破金融業的壟斷。在這個時候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就完全可以使得壟斷性銀行放下身段,參與到金融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來,最終使得小微企業能夠獲利。
京滬高鐵對區域經濟帶動效應有限 2011-06-29
  但對於京滬高鐵的開通,不能期望值太高,要清楚地看到京滬高鐵並非萬能藥。從這兩年京滬高鐵沿線城市的發展情況可以得到佐證。
企業應順應差異化的減稅方向 2011-03-24
  儘管目前政府總體思路是要減稅,但考慮到中國目前各方面的開支較大,減稅不會廣覆蓋、大幅度地減,肯定會是階梯性、差異性的。
調整權重不會拉低CPI 2011-02-17
  目前的關鍵是決策層在做決策的時候,要明白CPI權重調整對數據的影響。不能簡單地瞪着CPI就做決策,而是要透過CPI背後的數據和權重來對症下藥。
減稅是大勢所趨 2010-12-08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稅改的主基調是微調,微調式稅改的情況下,新稅改的方向性需要明確。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徵管應該是需要堅持的原則。
警惕對外企從優待過頭到歧視過頭 2010-12-03
  對於外資企業優待政策的取消,也要在新形勢下注意處理好兩個方面的事情:一個是,不能走兩個極端。從當年對外資企業優待過頭,變成了對外資企業歧視過頭;一個是,要防止外資的利潤轉移。
調菜價,請尊重市場的力量 2010-11-26
  菜價上漲有點猛,既抬高物價,更關係民生。為此,國務院日前發布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積極採取措施,發展生産、保障供應、強化監管,保證了市場供應和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地方不必編制本級“十二五”規劃 2010-10-25
  如果像一些媒體認為的那樣,以華麗轉身、巨大變革來理解“十二五”規劃,那麼接下來,地方政府在落實“十二五規劃”時,也需要一種更加創新的思維。
中國如何跳過“中等收入陷阱” 2010-10-11
  中國經濟這幾年如同一輛快速前進的豪華跑車,但這輛豪華跑車前方,即將遇到一個大坑,如果不控制好方向盤,可能一下子就跌到這個坑裏面去,這個大坑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企業家且慢“裸捐” 2010-09-30
  慈善資金主要是運用於社會事業,但目前在中國社會事業建設中,慈善資金所佔的比重還是極低的。單純靠企業家的捐款,甚至“裸捐”對解決社會事業只能是杯水車薪。
中國經濟三大難題與三個“度” 2010-09-28
  為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GDP增速可以下降到8%左右。但這個時候一定要警惕,從唯GDP論走向另一個極端的GDP增長無用論,從而出現經濟發展的突然失速。
水電發展並沒有那麼美 2010-09-08
  水電的開發在中國既有資源,也清潔環保,看起來只要大力發展水電就可以解決很多關於低碳、能源各種棘手的問題。但事實上,水電的發展並沒有那麼美,依舊充滿各種挑戰。
不要將雞蛋全部放在中國汽車市場 2010-08-18
  眾多跨國汽車巨頭的投資決策和新制定的銷量目標,表明了這些汽車巨頭將戰略重心向中國偏移,有點押注中國市場,將雞蛋全放在中國市場這個籃子裏面的意思。但在這種跨國汽車巨頭在中國的高歌猛進中,有必要給其潑點冷水。
加息要看秋糧豐收指標 2010-08-12
  如果中國糧食,尤其佔糧食總産量70%的秋糧出現歉收的話,最直接後果就是可能導致食品價格進一步高漲。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從這種3%左右的溫和通脹轉向惡性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