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巨震呼喚平準基金
2015-07-03    作者:曹中銘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曹中銘

  降息降準、養老金入市以及監管部門7月1日連夜推出的三記大招都沒有護住A股大盤的下跌,昨天,滬深兩市再次出現大幅下挫,滬指盤中再次大跌200多點下探3795點。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滬指從5178點到3795點,僅用了14個交易日。短期內股市出現大幅下挫,監管部門頻出的利好都沒能止跌,足以印證市場的疲弱程度。

  去年7月份至今的股市行情,呈現出明顯的暴漲暴跌特徵,這裡面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不少。如對於股市的過快上漲沒有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對於融資規模的爆炸式增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創業板泡沫橫飛的現象沒有對公募基金進行必要的“窗口指導”等。當然,對於當前的股市而言,如何讓這暴跌的勢頭停下腳步,如何穩定以及恢復投資者信心,無疑是更重要的。

  監管部門發布的利好,有的作用相對有限,如拓寬券商融資渠道,投資者不會有真切的感受,其效果也會打折;有的屬於遠期利好,無法解股市的燃眉之急。如養老金入市仍是徵求意見階段,真正投入股市還需一段時間。所以,儘管近期利好連連,但市場並不買賬。

  短期內滬深兩市出現如此劇烈的震動,在A股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毫無疑問,目前A股市場處於一個特別艱難的非常時期,非常時期就應該採取非常的舉措,否則不足以扭轉目前股市的頹勢,股市甚至有可能發生更大的暴跌。因此,監管部門應摒棄“擠牙膏”式&&救市利好的做法,更應該下猛藥進行救市。比如,某些上市公司遭遇利空股價大跌後往往以停牌來減緩投資者的損失,監管部門也可宣布休市一週或更長時間,以讓市場慢慢冷靜下來。

  此輪股市從暴漲到暴跌,市場的投機性,投資者恐懼與貪婪的人性弱點暴露無遺,而監管部門除了必要的風險警示之外,其實也別無他法。有鋻於此,筆者呼籲建立A股市場的股市平準基金,其規模不低於1萬億元。有了平準基金,就可以利用它對證券市場進行逆向操作,在股市非理性暴跌、個股存在投資價值時買進;在股市泡沫橫飛、出現瘋狂上漲時賣出股票,這樣就可以有效平衡市場的非理性波動,達到穩定股市的目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頻道精選:
【思想】“慢牛”的前提 2013-06-14
【讀書】世界貧富根源解析指南 2015-07-01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鬧劇淪為悲劇 希臘債務危局難解 2015-07-0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