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杭州樓市現千人排號購房,同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房價集體走高,尤其是深圳,還出現了搶房的局面。反觀股市從5000點下跌至4000點附近,資金流出跡象明顯,高位出逃的資金去哪了?據本欄了解,一線城市及周邊,例如北京通州區、河北固安、河北廊坊等地均出現大量購房者,這些人中不乏賣股買房的人。
同樣是經過了價格快速上漲,為什麼中國老百姓更願意持有房産而非股票?這與人們心中的財富最終形式有關。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普通人有錢了首選購置房屋、土地,雇傭佃戶成為小地主;再有點錢的人願意囤積黃金、白銀;達官貴人則喜好各種文玩字畫、珠寶玉器。電視劇中,和珅的倉庫囤積了大量金條,在劉墉裝走20大箱後依然儲量可觀;後宮佳麗一般都有一個小箱子,裏面裝有各種珍珠玉器等首飾;青樓花魁則持有貓眼、寶石等極品珠寶。這些都是人們心中的財富最終形式,也可以理解為,你願意把什麼留給你的子孫。
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更願意把房子留給子孫,而非股票,這也能夠説明,房價上漲了10倍,而股價漲幅不足3倍,為何投資者拋棄股票去購買房産?因為投資者購買股票是希望獲得短期的暴利。然而投資者購買房子的預期大幅下降,有人説房價漲不漲我不知道,但我認為肯定跌不了;也有人説,房價跌了也沒關係,至少我還落下一套房子。
中國人買房子,不是為了投資,很多房子也並非為了自住,僅僅是為了把財富沉澱下來,變為自己最願意保存的形式。所以賣股買房,不是簡單的投資品比較問題,而是部分投資者在獲利豐厚時做出的落袋為安選擇。
那麼問題來了,還在股市中沒有撤出的投資者怎麼辦?資金都是流動的,有人買房就有人賣房,賣房人的資金願不願意流入股市,即賣房炒股?賣房的地産商願不願意把房款通過種種渠道流入股市?假如他們願意,那麼他們將成為推動股市上漲的新生力量;假如他們不願意,那麼股市必須要塑造自己新的魅力,以吸引新資金入場。
想讓資金回股市,就要給新資金一個理由。例如股市調整已經充分,並且已經開始新的征程;例如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收益率超過了理財産品收益率;例如大股東和公司高管不再減持股份,改為增持股份。這些都能給投資者買入股票的理由,也是股市能夠真正結束調整的必由之路。
當然如果想讓A股市場像美國股市那樣一漲就是十年,還需要人們思想的轉變,投資者買入股票不再是為了炒買炒賣,而是為了長期持有,並準備把股票留給子孫後代,那時只要股票沒有出現巨大的投資風險,很多股票都會被投資者長期持有。當然這必須要有兩個前提,即A股市場基本消滅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上市公司也把回報股東視為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