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製造業“軟硬兼施”
2015-06-23    作者:吳心韜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吳心韜

  金融危機後,英國政府力促製造業復蘇,大力提高製造業在國民生産總值(GDP)中所佔的比重,擴大英國製造業産品的出口,特別是對新興市場的出口。但一個行業的復興囿於諸多因素,且耗時耗力有風險,並非一個簡單的工程。
  所幸英國現存部分知名製造業品牌,具有一定的市場美譽度和客戶黏着力。強大的諮詢、售前售後服務和科技研發能力,也使得英國製造業具有“軟硬兼施”的潛力,其中“硬”是指産品本身品質和先進製造流程與工藝,“軟”則指企業可以在服務方面做漂亮文章,這對於服務業發達的英國來説可謂近水樓&。
  據劍橋大學劍橋服務聯合會的最新研究,2013年,約35%的英國製造業能夠從各項服務中創造營收,這一比例高於2007年的24%。
  劍橋服務聯合會主管安迪尼利&&,從全球而言,製造業公司都在經歷“服務業化”,也就是説在已有的産品供應鏈中附加服務和解決方案,這麼做基於經濟、戰略和環境等諸多原因。
  從自身比較優勢來看,尼利認為,英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不在於成本優勢,而是其創新解決方案以及“整合性服務”,即産品研發、製造、售後和諮詢等打包買賣。
  以引擎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控股為例,2014年該集團48%的營收來自於製造業服務或售後服務,總規模約70億英鎊,具體包括設備維護、修復和檢查等服務收入。
  泵、旋流器和閥門等産品設計與生産商偉爾集團同樣更多地倚賴於售後服務,因其主要創收市場近年來大幅減少支出,如礦業和石油行業客戶。數據顯示,偉爾集團礦業部門收入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大幅減少24%,而同期集團售後服務收入增加9%。目前,集團服務收入約佔總營收的66%,大幅高於2007年的45%。
  另外,工業控制與儀器儀表廠家羅托克和氣動與流體控制産品製造與供應商IMI集團,也是近年來英國製造業企業“軟硬兼施”的典型。
  英國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製造業轉變的主要動因和後盾。早在2013年,英國商務部和政府科技司便發布了長達250頁的預測報告,全稱為“製造業的未來:新時代下英國的機遇與挑戰”。其眼界放長至2050年的全球製造業生態預測,對英國製造業的轉型提供指導性系列建議,其中一條就是建議製造業企業創造更多收入來源,以對衝行業下滑風險或外部衝擊。
  掌握較強科研和諮詢實力的學界也是英國製造業轉型的支持力量。英國阿斯頓大學阿斯頓商學院在智力支持英國中小型製造業企業方面,就頗有研究心得。在過去三年時間裏,其已和55家企業協作,幫助後者適應所謂的“製造服務業”新業態,並為經濟創造約500萬英鎊的附加值。該校透露,這些企業中有23家已明顯轉變業務模式,平均年度營收從16.5萬英鎊增加至29萬英鎊。
  阿斯頓商學院的蒂姆貝恩斯認為,在新業態模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當中,製造業中小型企業需自身轉變思維模式,如不要認為創新只是産品生産的環節,而是要在企業創收方面走不一樣的道路。
  以汽車製造業為例,英國華威大學華威商學院近日發布問卷調查報告,包括阿斯頓馬丁和捷豹路虎在內的12家汽車製造商均認為,設計一直以來在汽車工業當中扮演基礎角色,而且其角色作用有所演變,從傳統的産品製造環節,到經驗創造以及與行業外進行更多的協作。
  華威商學院副教授彼得羅米歇爾&&,汽車設計已經是驅動汽車生産工藝創新和體現比較優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好的設計不僅能夠聯合汽車企業內部各部門,而且還能和科技企業等建立有效協作與&&,整合更多最新技術,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需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英國製造業PMI降至14個月最低
英國製造業加速轉型扭轉頹勢
英國製造業8月回彈
英國製造業PMI降至26個月低點
英國製造業産值增幅創16年之最
 
頻道精選:
【思想】感慨拖平均工資後腿正常嗎? 2013-06-14
【讀書】聯想國際化之路 2015-06-19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美國大選透視未來政策牌局 2015-06-1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