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腸梗阻破解不易
2015-06-01    作者:羅克關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日前,一些外媒稱央行近期向部分商業銀行定向實施了規模達到千億的正回購操作,價格為市場利率,原因是這些銀行的超儲上升過快,造成了比較大的財務成本,只能請央行出面把水給收了回去。

  不就是央行定向調節一下流動性麼,有什麼好奇怪的?但是一些渠道流傳出的數據卻讓我們心驚,一些券商研究的數據顯示,當前主要銀行的超儲率已經達到了4%以上。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上周五在上海披露的數據則是,4月末銀行業機構超儲率為3.3%,比一季度末整整高了1個百分點。

  由于非銀同業存款今年納入央行的存款統計,但並不繳納存款準備金,所以剔除這部分存款後銀行業實際的超儲率只會更高,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專門注明瞭這一點。具體會高到什麼程度?我們並不知道。

  這是個什麼概念?這説明,今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下降的2個百分點中,至少有一半左右趴在銀行賬上用不出去,結果體現為超儲率的大幅上升。由于超額準備是銀行在法定準備外自願持有的準備金,這也間接證明當前商業銀行資産擴張的意願並不強烈。要知道,央行只給超額儲備支付0.72%的利息,而銀行吸收存款的綜合成本率在2%-3%。手裏有大筆超儲的銀行會怎樣坐立不安,我們不妨想像一下。

  正因為如此,從4月初以來我們能夠觀察到兩種截然不同的利率走勢。一是步步下行的銀行間市場利率。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為例,4月初到現在主要品種的利率都下行了接近一半,3月期Shibor從3月底高峰的4.8%一路下降到現在的2.8%,而且還有下降的空間。二是基本持平的信貸市場利率。1年期的貸款基礎利率(LPR)在最近兩個月只下行了25個基點,從5.3%降到5.05%,緊跟降息幅度。

  考慮到還沒有抬頭意願的物價指數,央行回收部分流動性確實是必要之舉。因為當下經濟面臨的問題相當復雜,一方面三期疊加制約了社會信用鏈條的繼續擴張,另一方面全球范圍內的通縮壓力也讓市場對央行貨幣政策更為依賴。在這種環境下,任何央行在把握貨幣政策走向時都會更加審慎,一些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寧可失之于寬也不可失之于緊,理由正是經濟再次探底帶來的成本將是不可估量的。

  要怎樣才能打通銀行間市場利率大幅下降和信貸市場利率降幅不大之間的“腸梗阻”?這可能是眼下最為迫切的實際問題。但從目前來看,除了做足功課靜候結構調整發揮作用和經濟周期完成輪回之外,尚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可用。不過好消息也並非沒有,至少政府債券置換等旨在中期結構調整的動作,都已經在向前推動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整合閱讀:
信貸資産證券化尚待化繭成蝶
重慶購房者房企將均享信貸支援
阿裏、騰訊推出個人信貸服務
貝寶誤導用戶線上信貸被罰2500萬美元
央行強化信貸資産證券化信披機制
 
頻道精選:
【思想】暴跌之後“改革牛”不會停步 2013-06-14
【讀書】最美好的行當——天使投資 2015-05-28
【財智】多券商交易係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互聯網專車掀"燒錢"大戰 安全問題仍是"死穴" 2015-06-01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