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繳多取少”降低了民眾幸福感
2015-05-20    作者:胡印斌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據媒體報道,目前我國單位和個人為在職職工繳納的五項社會保險,約為職工個人工資的46%。上班族按月繳納社保,即使只拿着約為北京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收入,整個職業生涯個人和單位的社保繳費也會達到百萬元之巨。但諸多報銷門檻的存在,仍在阻礙着民眾享受更多由社保帶來的福利。

  社保繳費水平偏高的話題,由來已久。人社部此前也曾&&,在列出統計數據的173個國家和地區中,我國社會保險繳費率居第13位,高於16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養老保險繳費率偏高。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社保支出相對較少的問題。諸如主動辭職不能領取失業金、補繳養老險不是想補就能補、美容體檢不能報銷、半年“觀察期”只繳費不報銷等,雖屬細節,卻大大降低了公眾的幸福感。

  其實,繳費水平高並非問題的關鍵,還有不少國家的繳費遠高於中國,問題仍在於“繳多取少”。如何讓民眾感受到來自社保的幸福感,值得深思。

  根據專家的解釋,我國人口眾多、貧富差距大,社保仍屬於“低水平、廣覆蓋”。特別是基本醫療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即有一個基本的保障後,超出部分還是應通過商業保險解決。這樣的意見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不過並不能讓人信服。泛泛的宏觀大論不能代替民眾的具體感受,何況,眼下在職職工的繳費率一點兒也不低。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制約了民眾從社保獲得幸福感?其一,社保“蓄水池”源流失衡,導致支出偏緊;其二,民眾社保報銷門檻偏高,有關部門設置形形色色的障礙來延緩報銷。兩個問題互為因果,而根源均在於目前不合理的社保制度安排。

  比如,數千萬的公務員在統籌之前,不繳費卻能領取較高水平的社保、醫保。其中的公平性值得追問。此外,數目龐大的退休職工收入,單純依靠在職職工源源不斷的繳費來維繫,也令人擔憂。而當所有的重負都壓在在職職工身上時,只能出現“低水平、廣覆蓋”的情形。具體到民眾在報銷等環節,則會遭遇苛刻的限制條件、複雜的程序。諸如醫保報銷的諸多限制、養老保險補繳的障礙等。

  所有這些現象,不過是盡量減少支出的政策偏好罷了。因此,若想改變眼下這種“繳多取少”的現狀,除了從具體的操作層面重新設置流程,簡化相關手續,盡量做到方便民眾之外,還應該持續深化社保領域的改革,從制度層面求變,重新調整國家、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

  目前,不少論者建議劃撥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儘管具體的路徑仍待討論,但是建立可持續的養老金制度,將養老等社保支出置於公共財政的中心地位,應該是未來社保改革的方向。此外,實現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也應該提上議程。只有實現了全國統籌,當前養老制度的扭曲才有可能矯正過來,也才能讓民眾真切感受到來自社保的幸福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國資充實社保才是多贏之舉
山東擬劃轉30%國資充實省社保基金:股權劃撥為主
劃撥國資充實社保是多贏之舉
“國資補社保”體現國資公共屬性
國資充實社保需多領域同步推進
 
頻道精選:
【思想】讓企業家不“憋屈”簡政放權須到位 2013-06-14
【讀書】締造偉大的秘訣 2015-05-15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通訊信息詐騙“爆表” 部門協作不暢破案率畸低 2015-05-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