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發新硬體,中國提“互聯網+”,互聯網時代一波又一波的新硬體開發、創新熱潮,不只是電子平台資源的重組。
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副院長谷來豐&&,美國已進入“新硬體時代”,不是主板、顯示器、鍵盤這些計算機硬體,而是指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過去的生産和生活中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造事物。
創客們秉持喬布斯等人的傳統,在孵化器裏用各種工具製造稀奇古怪的硬體産品。喬布斯在2007年展示的iPad和iPhone還是人們可以理解的事物,那麼,今天的多軸無人飛行器、無人駕駛汽車、3D打印機、可穿戴設備、智能機器馱驢以及機器人廚師等,則是人們在這些東西出來之前無法想象的事物。
炫酷電動車特斯拉只是馬斯克玩具中的一種。馬斯克1998年與人共同創立了PayPal在線支付系統,四年後以15億美元售給eBay。他還創建了火箭製造公司SpaceX,同時還擔任美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商之一的SolarCity公司的董事長。
偉大的實踐家都有偉大的抱負。馬斯克&&,“我認為5件事可能對人類造成最大影響,包括可持續發展的能源、互聯網、讓人類在多個星球上生活、人工智能以及重寫人類基因等。”他從互聯網開始,幫助創建PayPal,未來按圖索驥,一項項完成下去。
有宏偉的願望不難,為什麼馬斯克能夠實現?那些創造新硬體的極客創客到底是什麼人?
開放平台是重要的基礎工程之一。Tel中國市場總監張天雷在自己的文章中介紹了美國NASA開放的開源項目,除了部分軟體源代碼,公布了2014年的軟體轉換清單。清單中羅列的技術代表了NASA在很多複雜問題上的最佳解決方案,現在都開放給公眾使用。清單中涵蓋了項目管理系統、設計工具、數據處理、圖像處理以及生存支持、航空學、結構化分析、機器人和自主系統等多方面。這不僅對工程師、創客們有利,而且對NASA本身也有利,很多最簡捷的主意來自小城市的工程師或者物理學教師。
在回答為什麼美國程序員願意開源而中國程序員不願意的問題時,有程序員寫道,跪求題主讓微軟的系統、NASA的導航和飛控、Google的搜索引擎開源,他們開源的都是不當飯吃的項目。他們是先吃飽飯,生活休閒了,寫個代碼開個源。中國程序員是每天加班,吃着泡麵,指望著寫的東西換錢當飯吃。同時,大家同等開放心態、對知識産權的保護、全球英語的主導地位都是開源越來越有效的原因。
谷來豐&&,4月到硅谷游學時,參觀了一個叫Limelab的孵化器,那裏更像一家大學實習工廠,裏邊有各種機床和工作&,還有3D打印等各种先進設備。極客和創客們在各自的工作&上開發自己的東西,需要的原材料都從孵化器裏要,設計的産品從原型到最後包裝完畢的樣品,都在這個工廠裏完成。孵化器裏盛産稀奇古怪的東西,如炒菜機器人、十個螺旋槳的飛行器等。
這個孵化器不只是樓房、辦公室,還有各種機床。創客們也不願意為自己的小玩藝兒特意花大錢開個模具,有個先進的3D打印機,有各種原材料就齊活了。現在國內類似的孵化器似乎還沒有。
全球物流也為創客、極客們提供了空間,他們可以利用廉價的物流在全球各地採購所需要的原材料。在《創客》這本書中,原《連線》雜誌主編安德森就到中國東莞採購了原材料。美國稅收不低,但創客們依然集聚在美國,原因就是各項配套條件世界一流,覆蓋成本有餘。
新硬體需要開放的平台和心態,需要對知識産權保護,需要輔助創客的孵化器與融資體系,以及便捷的購物網絡。在互聯網時代,心態、邊界必須隨之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