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鋼廠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據《經濟參考報》披露,2014年銀行對鋼鐵全行業計劃放貸額度1.5萬億,但截至年底抽貸1500億元,佔總額度的10%。值得注意的是,從數量來看,被抽貸的絕大多數是民營鋼企,佔比超過一半。
據業內專家稱,去年銀行抽貸現象嚴重,今年銀行還會繼續抽貸,這個比例還會再度增加,鋼鐵行業大洗牌將在所難免。銀行對民營鋼企抽貸給出的理由一方面是這些年來,鋼鐵行業盲目擴張産能,造成了産能嚴重過剩現象,再加上很多民營鋼企産品都是大路貨,缺乏競爭力。銀行怕貸出去的款收不回來。
去年開始,海鑫鋼鐵出現資金鏈斷裂的事件,使銀行對鋼鐵行業提高了警惕。既然整個鋼鐵行業不景氣,銀行抽貸也是為了避免發生大量壞賬。
雖然現階段還沒有出現大規模鋼鐵企業倒閉現象,但從整個鋼鐵行業的境況可以預料,未來兩三年內會有很多民營鋼企面臨洗牌。據冶金商會數據,2014年103家重點民營鋼鐵企業中虧損企業19家,虧損面達18%,合計虧損78億元。那麼民營鋼企的生存環境究竟惡化到何種程度呢?
首先,融資成本高,已是不能承受之重。鋻於去年銀行對民營鋼企抽貸現象嚴重,以至於鋼企不得不借助影子銀行等民間借貸。而民間貸款的利率從12%到20%不等,民營鋼企整體借貸利率高企,融資成本平均達到15%,遠比國有鋼企高出近一倍。
再者,由於産能過剩和需求大幅下滑,導致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民營鋼企的利潤率只有1%。2014年132家鋼鐵企業生産粗鋼7.22億噸,佔全國鋼産量的87.73%。這132家鋼鐵企業2014年實現利潤344億元,每噸利潤47.65元,銷售利潤率1.27%。2011年以來,鋼鐵全行業銷售利潤率已經連續4年在1%左右徘徊,成為中國“最不賺錢的工業”。
最後,民營鋼企面臨兩難境地,不轉型升級是等死,轉型升級是找死。一方面,民營鋼企在環保方面歷史欠賬太多,隨着新環保法的&&,生存面臨嚴峻挑戰。這需要對原來那些對環境産生污染的鍋爐設備進行改造,而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對於很多生存艱難的鋼企來説,顯然無力承擔。
另一方面,前些年盲目擴張,導致鋼鐵行業在中低端鋼材領域産能嚴重過剩,高端鋼鐵領域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也迫使部分民營鋼企嘗試進軍中高端鋼材領域。但民營鋼企要想進軍中高端鋼材領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人才引進,這既要冒很大的投資風險,也非一般中小型民營鋼企能夠承受得了的。
銀行對民營鋼企的抽貸行為,説明了民營鋼企在經歷了産能擴張之後,所必須面臨的洗牌困境。對於民營鋼企來説,要麼被迫接受被國有鋼企兼併重組的命運,要麼通過轉型升級向國際中高端鋼材市場邁進,將自己生産的優質鋼材遠銷海外。但不管如何選擇道路,民營鋼企都將面臨行業洗牌的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