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仍有通縮風險 貨幣寬鬆空間加大
2015-04-13    作者:譚浩俊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4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份經濟數據顯示,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環比下降0.5%,同比上漲1.4%;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

  從上述環比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CPI還是PPI,似乎都處於“通縮區間”。

  儘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調控措施,但未能使經濟完全擺脫通縮風險。如何從根本上掃除通縮陰影,這對中國經濟步入健康、穩定、有序的軌道,十分重要。

  決策層&&,政策工具箱中還有不少可以穩定經濟的工具,隨時可以拿出來維護經濟的穩定。但是,在外圍經濟環境仍十分複雜、美元持續強勢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已沒有耐心等待政策緩慢作用的空間和條件,必須以更為有效的方式,推動經濟盡快步入復蘇通道。至少,應當不再繼續下行,不再面臨嚴重的通縮壓力。

  顯然,再走政府投資刺激經濟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但如果沒有相應的投資作支撐,沒有一定的貨幣寬鬆政策,經濟也很難擺脫困境。這就告訴我們,在經濟形勢不樂觀面前,“錢途”還是有的,貨幣政策也有一定寬鬆空間。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好政策的指向、着力點。

  事實上,如果單從貨幣發行的角度來看,市場的流動性已經足夠。問題是,天量發行的貨幣,到底去哪兒了?可能沒有一個機構能説得清楚,也根本無法找到準確答案。

  如果寬鬆的貨幣政策仍然延續此前的方式,那麼,對穩定經濟也很難發揮作用。因為,不管是常規手段還是定向手段,最終資金都還是流向了開發企業、融資平台和少數大企業。近一段時間大量流向股市。

  其中,流向開發企業和融資平台的資金,在房地産市場低迷以及融資平台債務纍纍的情況下,無疑都成了資金的“沼澤地”,無法通過流動提高其使用效率。流向大企業的資金,也因市場低迷、需求不旺,大多難以像過去那樣周轉速度很快。流向股市的資金則在瘋狂狀態下,無法成為企業急需的“血液”。因此,實體經濟和部分中小企業就成了資金的枯竭地帶。

  恰恰是實體經濟,是目前經濟難以擺脫困境、難以走出下行通道最為重要的原因。如果政策&&以後,仍然通過各種途徑流失掉,不能對實體經濟形成實質性的支持和幫助,那麼,政策出得越多,對實體經濟的傷害也就越大。

  面對通縮的威脅,如何找準“錢途”,讓錢真正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成了最緊迫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減稅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特別對中小企業,不能再擔心財政運行而緊握減稅鑰匙不放,而應當以更積極的姿態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否則,企業如果依然不能擺脫過高的稅費負擔,處境將始終難以改善。到時候,居民就業和收入增長就成問題了,消費需求也更加不景氣。“錢途”有空間,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貨幣政策有“錢途”,可以適當寬鬆一些,前提是確保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二是財政政策有“錢途”,可以多&&減稅政策,讓利於實體企業。即將開始的涉企收費清理,就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一季度經濟數據料低於預期 政策儲備或仍存空間
歐元區經濟數據好轉也救不了歐元
董大勝:過去幾年中國經濟數據造假嚴重
美經濟數據整體向好 服務業加速擴張
本週重要經濟數據
 
頻道精選:
【思想】清理涉企收費別成“割韭菜”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最大國有林區直面停伐陣痛期 2015-04-1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