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證券監管新規為何不鼓勵並購
2015-04-03    作者:曾德金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曾德金

  3月份的最後一天,加拿大證券管理委員會(CSA)&&並購新規的徵求意見稿,意在為被收購公司預留更多緩衝時間提供保護措施。
  該委員會主要針對敵意並購作出了新規定:延長被收購目標公司找尋替代方案的時間,即投標開放的時間由當前的最少35天延長至120天,敵意並購出標必須符合目標公司已發行股票的50%以上、但不包括出標者或其合夥人手上的持股。新規定還要求出標者在符合強制性最低投標條件並宣布收購股權後,把期限延長10天。
  儘管新規的主要內容早在2014年9月份就已經被曝光,不過,聯想起3月30日發生在美加之間一筆金額高達128億美元的跨國醫療並購案,其&&的時機還是讓市場人士浮想聯翩。加拿大《金融郵報》上的一篇分析文章認為,新規不再鼓勵並購。
  值得説明的是,截至目前,加拿大尚未有全國統一的證券監管機構,但是由於加拿大最大股票市場所在的安大略省已經加入上述協調委員會,因此新規勢必會影響加拿大資本市場。
  國際油價下行,加拿大經濟“躺槍”。加拿大央行行長史蒂芬波洛茲3月30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極為罕見地使用了“Atrocious(惡劣的)”一詞描述當前油價下跌對加拿大經濟的影響,該詞語氣之強烈,引發輿論對低油價負面效應的擔憂。有分析認為,美元對加元的升值以及美國的經濟復蘇刺激了美國投資者對加拿大資産的收購。
  加拿大《環球郵報》記者盧克卡瓦日前撰文指出,隨着加元對美元匯率跌至1:0.79之下,以及加拿大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大,外國投資者“盯上了”加拿大公司,其中,來自邊境線南邊的美國公司或更為熱切,因為他們融資成本低,並且財務報表相對強勁。
  來自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數據顯示,2014年加拿大全年的並購總金額高達1570億加元(約合7850億元人民幣),該事務所預計今年這一數額將會更多。該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彼得夏特格斯説:“加拿大並購的一個特點之一就是,一旦公司達到一定規模,收購方總是非本土公司”。
  還有很多業內人士説得更直接——加拿大的公司一旦做到一定規模,就會被美國投資者盯上,並被買走。
  而盧克卡瓦的報道認為,由於中國企業前幾年進軍加拿大石油領域遭遇巨大虧損,隨着中國經濟轉型,未來這些企業將更多專注於國內發展。隨着油價的低位運行,加拿大石油部門將會是外國特別是美國投資者的“垂涎之物”。
  就在幾天前,加拿大最大消費電子産品連鎖店“未來商店”(Future Shop)宣布裁員關張。早在2001年,未來商店就被美國消費電子連鎖巨頭百思買收購,但現在,這家有32年歷史的極具加拿大特色的品牌已經徹底沒了未來。如此,或許就不難理解加拿大證券管理委員會&&並購新規的良苦用心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加拿大國際礦業大會“渴求”中國投資
加拿大央行降息的連鎖反應
加拿大經濟8月意外下滑
加國證券監管機構仍待統一
加拿大證券委員會指控安永對嘉漢林業審計失職
 
頻道精選:
【思想】存款保險制度為利率市場化清障 2013-06-14
【讀書】如何保持持續的專注力? 2015-04-02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內外需乏力 珠三角製造業迎來“最困難的一年” 2015-04-0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