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為何屢成“虧損王”
2015-03-31    作者:張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上周A股市場送出兩頂桂冠,一頂給了股價攀上300元高峰的“第一高價股”全通教育,另外一頂給了以163億元年度巨虧刷新A股虧損新下限的“虧損王”中國鋁業。
  對於巨虧,中鋁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是集團主導産品銷售價格下降了2%至7%,今年對部分長期資産計提大額資産減值準備,對內部退養和協商解除勞動關係人員計提辭退及內退福利費用,使得公司由盈利轉為虧損。業內專家則&&,中鋁巨虧既與行業不景氣有關,更緣於國資體制頑疾。
  不管怎麼説,作為擁有各種資源優勢的央企,中國鋁業在2014年度巨虧163億元,實在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不過,上市央企中出現虧損的也並非中國鋁業這一家。在目前已披露2014年業績預告的145家央企上市公司中,業績預虧的超過30家,佔比20%。其中,近半數集中在有色、煤炭等産能過剩行業。這既有行業因素所致,同時也印證了央企體制機制的一系列弊端。
  一方面,沒有在産業上轉型升級,卻在規模上盲目擴張。類似中鋁這樣的大型能源資源型央企,近年來屢屢陷入巨虧泥潭,直接的原因是在過去數年裏,沒有及時進行産業轉型升級。類似鋼鐵、煤炭、電解鋁,受此前宏觀政策利好,這些企業早前發展模式往往是擴大規模,但在經濟放緩、産能過剩的情況下,這些已經不足以應付現在的局勢,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上市央企沒有在産業升級上下功夫,卻在規模和數量上動腦筋,這是其近年來出現巨虧的原因。這一方面説明,國資委管得太死,鼓勵企業在行業景氣度比較高的時候擴産,而不鼓勵逆周期擴張。結果一些央企在行業最高峰的時候大肆擴張,進入下行周期,巨虧自然難免。另一方面也説明,央企管理層自身在産業轉型升級方面動力不足,缺乏對行業未來的預判力。
  另一方面,臃腫央企,效率低下,難與其他企業競爭。從表面上看,中國鋁業出現巨損,都是行業不景氣惹的禍。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個行業的其他上市企業並沒有出現這麼巨大的虧損問題。
  同為鋁業同行的興發鋁業年報預期,截至2014年度股東應佔純利將不少於2億元人民幣,相比2013年度的1.3億元,增長53.8%。同樣,明泰鋁業報告顯示,期內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7億元,同比增198.62%。由此可見,巨虧央企應該反查自身的原因,而不是將巨虧推諉於市場。
  記得前幾年“榮登”A股“虧損王”寶座的中國遠洋也是如此。中國遠洋出現上百億元的巨虧,其向外界&&,緣於整個國際航運業不景氣所致,但是中國遠洋的老對手國際航運業巨頭馬士基和東方海外卻年年贏利頗豐。這説明當前的央企缺乏活力和生命力,在壟斷的環境內尚可生存,一旦加入到市場競爭中,生存能力實在堪憂。
  應該説,上市央企出現巨損問題,既和行業不景氣有關,更是其體制機制存在的諸多弊端所導致的。上市央企要想徹底扭虧,一方面需要國資委真正簡政放權,但並非是對腐敗等問題的放任不管;另一方面需要上市央企選拔出好的管理團隊,清除企業內部運營弊端,找出巨虧的出血點,引入多重所有製成分,讓虧損央企煥發出生命力和創新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鋁去年巨虧162億元 再次坐實了虧損王寶座
中國鋁業又跌虧損谷底
鋼鐵全行業虧損緣於市場機制不立
中國鋁業換帥:"虧損王"能否摘帽
中國鋁業虧41億成中報虧損王
 
頻道精選:
【思想】現代版絲綢之路呼喚更多商業化元素 2013-06-14
【讀書】下一個浪潮是智能時代 2015-03-30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放權遇推責:基層官員死摳文件字眼不作為 2015-03-3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