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産登記不會導致房價大跌
2015-03-02    作者:楊紅旭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楊紅旭

  3月1日,壓在中國房地産市場身上的一塊石頭《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在此前的幾日,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一種言論甚囂塵上:國家開始整頓住宅市場了,追查個人房産套數,隨後就會開徵房産稅,貪官們將會大量拋房,中國房價開始下跌了。
  對此,雖然有官員、官媒多次出面解釋:實行不動産統一登記,並非為了反腐,也不是為了打壓房價。但輿論與市場情緒暗潮涌動,似乎只認準了一條死理:此條例將對房價造成衝擊。
  對此,筆者認為應當理性看待《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的實施。
  其一,不動産登記並非為了抑制房價。就像每個中國公民都有一個全國統一身份證那樣,中國的每宗不動産,不管是土地還是房屋,也應該實行全國統一登記、統一發證、信息全國聯網,發達國家都是如此。惟如此,政府才能更加有效地管理不動産,更加有力地保護不動産權利人的財産權。
  如果你是一個守法的公民,你根本不必擔心警察查你的身份證。同理,如果你的不動産是合法獲得的,你又何必擔心國家實行統一的不動産登記?《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第一條,清楚界定了&&條例的原因與目的:為整合不動産登記職責,規範登記行為,方便群眾申請登記,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制定本條例。這幾點與打壓房價沒有直接關係。而且,登記遵循自願原則,政府不會逼着你登記,但不登記,法律不保護你的合法權益。當然,小産權房想登記也難,因為不合法!
  其二,不動産登記與房産稅沒有直接關係。對於擁有多套房、房屋來源不正的官員或準官員(國企領導)而言,他們怕的是反腐,所以選擇處理掉一些房産,但這一進程早就進行兩三年了。
  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説,擔心的則是房産稅。他們以為實行不動産統一登記就是為了徵房産稅。如此理解,失之偏頗。當前,國家正在積極推進房地産稅立法,可以説,這一立法節奏與進程,與《不動産登記暫行條例》的實施沒有直接和必然關聯,也不受其影響。在此條例&&之前,重慶和上海不就已經試點房産稅了嗎?退一步講,即便不實行不動産統一登記,各地一樣能開徵房産稅。房産稅是地方稅,一個城市的政府只需根據一個家庭在本地區的住宅擁有情況即可徵收房産稅,不一定非得根據這個家庭在全國擁有的住房套數徵稅。只不過,完善的不動産登記制度,能夠為徵房産稅提供更加便利的技術條件,僅此而已。
  其三,人們的恐慌性情緒將隨着時間推移而緩解。面對這一新生事物,在部分媒體誤導以及民間口頭傳播下,市場形成恐慌性心理與情緒,這種“羊群效應”一旦形成,確實對樓市形成一定程度的利空影響,需要時間才能逐步緩解。在資本市場中,“預期”很可怕,但它變得快,靠不住。
  按照政府計劃,2015年推進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的實施過渡;2018年前,不動産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投入運行,不動産統一登記體系基本形成。另外,2016至2017年,房地産稅立法很可能會通過。所以,展望未來兩三年,還會有此類傳聞和情緒影響人們對樓市的預期。但隨着時間推移,人們自然會産生“審美疲勞”。事實上,即使是房地産稅實施,房價也不一定會大跌,國際上也無此先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不動産登記引神秘業主賣房 業內:降價或較難
不動産登記會影響房價嗎
國土資源部公布不動産登記簿證樣式
不動産登記棋至盤前 換發成“不動産證”或將展開
用好不動産登記成果
 
頻道精選:
【思想】不動産登記短期不會影響樓市供求 2013-06-14
【讀書】馬雲2015開年"雙響炮"背後的深長意味 2015-02-26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希臘減債之路並未風平浪靜 2015-02-2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