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事壇]居住證記載着權利演變
2015-02-17    作者:李雲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關於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已經中央審議通過,即將印發實施。其中明確,紮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挂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
  居住證的前身是暫住證,由“暫住證”到“居住證”,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前者讓公民權利“暫住”,並且是“蝸居”,後者則是對權利與社會保障的有力保護、根本性保護與制度性保護。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成為居住證的“內生權利”,見證權利的變遷,也見證公共服務的“公品質”與“共屬性”——公共性、公平性、公正性,同時,還有共享性、共同性、共用性。
  居住證,從地方試點到全面實施,從昔日的“摸石頭”到今日的“過河”。2007年11月20日,浙江嘉興28歲的外來務工人員張建嫦開心地拿到了浙江第一張居住證;深圳市居住證制度自2008年8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當然,在全面實施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新情況與新問題,但是,必須謹記的是,維繫社會的公平正義的核心不能“跑偏”,捍衛公民權利的主題不能“走樣”。
  居住證,尚是一個有門檻的准入,附加着一系列必備條件。這樣的制度設置有現實性與可操作性。可是,一些城市的高學歷要求和産權的限制等,抬高了門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或者“望證興嘆”。新一輪城鎮化正在推進,居住證既是“人的城鎮化”重要“憑證”,又是倒逼戶籍制度改革的有力鞭策。如果僅僅停留在居住證層面上,政策利好是有限的,戶籍制度改革必須“永遠在路上”,不能“居住”於此。
  居住證,公民權利質變的載體,最終要實現“一證在手,權利在握”。現如今,公民權利的量的積累已達到一定程度,質變正是時候,也是必然。曾有專家學者將人文主義概括為兩句話:“人的價值至上,人的權利至上。”居住證的內涵與外延要與時俱進。公民權利,以居住證為新的起點。對改革而言,居住證制度的實施本身是改革的成果,更是深化改革的鋪墊,將成為改革的見證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我國將取消暫住證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
居住證改革關鍵在落實公共服務
居住證制度考驗公共服務能力
居住證新政關鍵在於落實
居住證“確權”讓戶籍改革有方向
 
頻道精選:
【思想】滴滴、快的合併背後的隱憂 2013-06-14
【讀書】互聯網以及它的時代 2015-02-13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新常態下“新東北現象”調查 2015-02-1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