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下微眾銀行的顛覆與革新
2015-01-06    作者:張偉    來源:重慶商報
分享到:
【字號

  1月4日,卡車司機徐軍成功拿到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的3.5萬元貸款,這是微眾銀行作為國內首家開業的互聯網民營銀行完成的第一筆放貸業務。該銀行既無營業網點,也無營業櫃&,更無需財産擔保,而是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信用評級發放貸款。(1月5日《京華時報》)

  就在未曾遠去的2014年,溫州p2p平台的集體坍塌給懵懂的國人上了一堂“投資有風險”的互聯網金融課,眾籌模式的興起卻讓它冠之以眾籌元年的美譽;2015年的開年,微眾銀行的第一筆貸款發放,終於將觸角伸向銀行業。期待與風險的訊息,迴響在2015年新年的鐘聲裏,互聯網金融綻放的花朵下荊棘叢生。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於亂戰江湖的互聯網金融來説,悲喜劇交替上演的舞&上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亂象叢生,但無論是誰都無法否認,這塊巨大蛋糕上承載的是金融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正是基於此,P2P、O2O、PPP等新鮮詞語,與“高大上”的金融業,共同走進尋常百姓的視野當中。在這樣的時代語境中,微眾銀行的興起,則是互聯網金融形態發展的極致。

  應運而生,乘勢而起,一面是江湖民間的滔滔民意,另一面則是廟堂朝野的政策支持,在互聯網思維的主導下,微眾銀行開啟的互聯網銀行黃金時代願景也呼之欲出。以“普惠金融”為目標,致力於服務工薪階層、自由職業者、進城務工人員等普羅大眾,以及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小微企業和創業企業的微眾銀行,正以先鋒的姿態推進金融業、銀行業的轉型升級。而新生的微眾銀行形態,也正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與互聯網技術發展之間相互碰撞的最美産物。

  微眾銀行橫空出世的標誌性意義在於其將關注點轉向急於得到金融支持的普羅大眾。傳統銀行備受詬病的“只願錦上添花,不願雪中送炭”放貸模式,在這一攪局者的衝擊下,將有望得以扭轉。再者,無網點、無櫃&的低成本運營,無疑讓貸款者充滿對低息的期待。而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信用等級體系評估和無需財産擔保的放貸模式,更是小微創業者的市場利好。

  屬於微眾銀行的時間開始了,歡呼或者吶喊之後,更多的是公眾的期待與嚮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互聯網金融將告別野蠻生長
魯煒:中國互聯網經濟增速達30%
互聯網重塑傳統行業
互聯網造夢者迎來黃金時代
互聯網造夢者迎來黃金時代
 
頻道精選:
【思想】社保繳費基數應慎重上調 2013-06-14
【讀書】2014年不可不讀的經濟類圖書 2015-01-04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中國十億金融IC卡95%使用“荷蘭芯” 2015-01-06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