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不良率並非越低越好
2014-12-30    作者:梅菀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近日,銀監會在2015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會議上透露,截至11月底,國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1%,較三季度末的1.16%上升了0.15%,較年初的1%上升了0.31%。

  臨近年關,高攀的不良貸款,對高管來説,難免在與同行的對比中受到股東以及投資者質疑;對基層員工來説,不良貸款上升,意味着更多貸款逾期或不能收回,進一步會影響到年終績效評估和獎金。

  可是,不良貸款率真的越低越好嗎?對比具有成熟金融體系的歐美諸國,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長時間內保持了比較低的水平,根據世界銀行蒐集的數據,截至2013年年末,中國大陸商業銀行不良率為1.0%,美國為3.2%,英國為3.7%(2012年年末數據),法國4.3%,德國2.9%,日本2.3%。

  另一方面,根據英國銀行家雜誌公布的全球前1000家銀行利潤與資本實力排行,工行和建行排名前兩位,中行和農行也位列前十,中國主要銀行的稅前利潤總額佔銀行業全球利潤的32%;其次是美國,佔比為20%。無外乎業內專家認為,相對中國銀行業的利潤水平,2%以內的不良率都在安全邊界之內,無須過於擔心。

  實際上,對商業銀行來説,適當而不是過低或過高的不良率更有利於經營和發展。

  首先,對於商業銀行來説,不良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就可以了,問題是如何在這個不良率水平上避免經營風險。而這個不良率水平本身也並非銀行內部風險水平可以完全決定的,宏觀經濟周期的變化、企業盈利能力的波動、區域經濟波動和信用狀況的變化都對會對商業銀行不良率産生較大影響,對於商業銀行來説,需要做的是,如何針對外部情況,確定自身的合理風險水平,並在此風險水平上做到利潤最大化更為合理。

  其次,低不良率不代表銀行未來信用風險低。銀行的不良率是貸款五級分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中後三類,和各項貸款餘額的比值,而不良貸款本身就是已發生損失,而不是潛在損失,對未來銀行的信用風險水平表徵意義有限,不具有前瞻性。

  最後,應增加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銀行不良資産的容忍度。有研究表明,宏觀經濟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銀行不良貸款隨後可能上升0.3到0.6個百分點,而以間接融資為主的國家,不良貸款上升的幅度可能更大。銀行業是順周期行業,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周期的固定資産投資緊密相關,當前階段,宏觀經濟增長放緩預期強烈,經濟轉型壓力巨大,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下滑尤其明顯,銀行不良率不斷攀升也在情理之中。

  在未來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各家銀行更應該找好盈利和風險之間適合自身策略或者經營特色的動態平衡點,而不是不良率一味求低,監管部門或者銀行自身也應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和不同産品執行不同的不良率,有不同的容忍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商業銀行陷壞賬危局 不良率創4年來新高
銀行三季報收官:利潤增速放緩 不良率普升
上半年十大上市銀行不良率全部上升
交行上半年不良率攀升凈利潤增速墊 盈利失速風險激增
華夏銀行不良率連漲
 
頻道精選:
【思想】討論延遲退休應基於事實基礎 2013-06-14
【讀書】探尋阿里帝國崛起和走向世界的秘笈 2014-12-24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冀中突圍:打造“高端物流生態圈” 2014-12-3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