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本次降息加杠桿意義大於降成本。本次央行下調利率,比預期試點提前,表明貨幣政策從結構性放鬆走向了總量放鬆,既證實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和通脹上行的潛在風險較低,也表明本屆政府依然把穩增長放在政策目標首位,未來依然是加杠桿的大趨勢策略。
此次貸款利率的下調超過存款利率,同時推進利率市場化,非對稱降息使銀行息差收窄,在目前的環境中,存款不足壓力仍然較大,企業融資需求具有剛性,則可能存款利率在基準下調後變動不大,而貸款利率在基準下調之後實際下降較少,但無疑也形成銀行向企業和居民部門的實質讓利。
本次降息接近年底,投資者擔心本次降息周期開啟後,2015年一季度貸款是否會出現超額投放。在2008年降息周期開啟後,2009年的第一季度,人民幣貸款超額投放4.6萬億,佔全年46%的份額,同期10年國債收益率回調41基點。目前央行已降息、國務院也調整存貸比指標彈性,各項政策均是從資金供給方作出調整,為貸款有序投放作好準備。但目前新增貸款萎縮最主要的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不是資金供給不足”。
我們認為2015年一季度貸款能否出現超額投放有兩個催化劑——地方債問題後續文件是否加快&&以及房地産政策是否超預期放鬆。
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地方債後續文件加快&&。從《預算法》到《國務院&&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意見》,再到《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納入預算管理清理甄別辦法》,地方債務解決路徑越來越清晰,但預計仍有三四個相關文件尚未&&,我們預測中央政府將《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辦法》(徵求意見稿)分解為若干正式稿件&&,目前僅《存量債務甄別辦法》&&,隨後還有針對存量債務處置、在建項目融資、融資平台轉型等文件陸續&&。
43號文以後,商業銀行只對土地儲備、棚戶區貸款繼續放貸,其他政府相關貸款均已停止,但政府相關融資需求依然很大。雖然文件明確提出,地方政府舉債主要通過政府債券方式,但很多基礎設施項目可以採用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因此很多項目可以以特殊經營主體的名義依然繼續融資。因此,只要後續文件加快&&,商業銀行就能明確哪些領域可以投放貸款,這才能真正提升商業銀行貸款投放節奏。
房地産融資需求:房地産相關政策超預期&&。2014年10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全線止漲,房地産銷售回暖並不明顯,這將直接影響房地産投資增速、房地産相關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長。根據10月數據,居民中長期貸款顯著回落超過500億元,體現房地産市場需求疲軟。隨着經濟下滑壓力加大,政府再次出手維穩樓市預期加大。目前,政府儲備政策包括:調整二手房營業稅免徵期限、稅率;調整二手房個人所得稅稅率;調整限購政策。實際上,全國已超過20個城市作出房地産政策調整,包括購房補貼、契稅減免等,但這種“滴灌”政策對市場成交情況沒有明顯改善。如果明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産政策出現超預期放鬆,將影響明年一季度貸款投放情況。
對於債券市場,降息開啟了收益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市場期待下一次降息、降準政策&&;但我們不能過於樂觀,在享受債券市場盛宴的同時,留一分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