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房地産領域的官商利益同盟
2014-11-18    作者:劉白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字號

  隨着反腐效應的發酵,房地産也成了“高危行業”。據媒體報道,在廣東、湖北、重慶、四川、雲南等地,僅今年被公開曝光牽涉官員落馬案的地産商就超過10個。報道援引了深圳一位房地産行業從業者的話,“基本上只要有官員落馬的地方,就會有地産商被牽出來”,“在反腐高壓態勢下,地産成了高危行業,令地産商坐立不安,隨時都有可能出事,導致有些地方小房企對依靠關係拿的地,不敢動工開發”。

  對於土地腐敗和房地産開發領域的官商勾結,已經有太多具體案例向公眾做了展示。被稱為“影子地主”“地産大佬”的廣州原副市長曹鑒燎於今年7月落馬,隨後的各種新聞追蹤顯示,他的土地斂財涉案金額近三億元,“兩地産老闆涉曹鑒燎案滯留境外”。幾乎與此同時,洛陽市原副市長郭宜品與當地房地産商“組團”失蹤,引發了當地充滿黑色幽默的地毯式追捕。

  如果説在改革的過程中,許多領域都形成了自己的利益集團,土地流轉、審批、開發領域的利益集團則是最具典型性的一個。它清楚地展現了利益集團的兩個特徵,一是權力和市場結盟,一面通過權力獲得公共資源,一面通過市場變現;二是完成了權力對市場的規制和主導,剔除了市場的公平性規律,保留了市場的私人化收益,最終導致市場的附媚和扭曲。除了對市場本身的破壞性改造,這個過程還助推了土地財政的惡化和房地産泡沫的擴大,常常直接或間接引起徵地糾紛、補償矛盾、群體事件,從而影響社會穩定。

  可以説,官商聯盟的出現,是市場經濟不完善的結果,房地産領域的官商同盟就是典型體現。這其實意味着,當前,除了以房地産項目為抓手進行反腐的作為之外,還應在根子上拆解這種官商同盟,從根本上遏制他們的結盟衝動。

  拆解這個同盟,意味着重塑權力倫理和市場環境,其目標的達成和中國改革的程度和效果是同步的,肯定不能靠哪個專項改革一招制敵。但對於眼前能夠做到的事情,曹鑒燎的案例或許可以給出一些啟示。曹鑒燎任增城市委書記時,手握“三舊改造”項目的審批權,“符合政策的項目,他可以壓着不辦”,直到“所有人主動或被動地和曹鑒燎在地産行業中的代理人達成合作意向”。審批權力的高度集中,一把手決策的家長化,都使得官商聯盟獲益的衝動能輕易找到出口。只有先改變這種現狀,才能為治本的改革贏得時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房地産電商“看上去很美”
前10月房地産開發數據回升 信貸松綁助力樓市止跌
經濟學家:中國房地産大周期拐點已經到來
成思危:政府不會允許房地産崩盤
十月房地産成交量創年內新高
 
頻道精選:
【思想】滬港通:走出去意義更大 2013-06-14
【讀書】洞察力修煉:如何成為福爾摩斯? 2014-11-13
【財智】甩開“迷你”雞肋 基金退出機制將常態化 2014-11-07
【深度】棉花鄉里棉花殤:棉企不敢買,棉農不願賣 2014-11-18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