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糾結於經濟增速
2014-10-22    作者:顧鑫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3%,符合市場預期。分析人士認為,應充分認識經濟增速放緩的合理性,看到結構調整的積極信號。從勞動力市場情況看,穩增長壓力並不大。在短期內,定向調控舉措&&會成為常態。改革紅利加快釋放將支撐經濟行穩致遠。

  三季度經濟增速回落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的因素,也有三季度以來三期疊加壓力、結構調整陣痛超出預期的因素。結構調整陣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多年積累的傳統産業的産能過剩;二是今年以來房地産持續調整累積效應有所增強。從經濟新常態角度看,經濟增速不可能總是保持在一個高速水平之上,而是要完成一個以增長速度指標為代表的整體運行態勢的下行放緩過程。因此,要充分認識到經濟增速回落的合理性。同時,更應看到結構調整方面的積極變化,如第三産業佔GDP比重繼續提高、服務業增加值速度快於工業、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繼續增強等。

  展望下一階段經濟和政策走勢,定向調控和各項改革有望加快推進,今年有望實現7.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即使明年的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也無需糾結於增速高低,更沒有必要過於悲觀。

  首先,只要沒有爆發系統性風險,只要增長有質量保證,經濟增速放緩並不可怕。防風險政策已陸續&&。比如,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方案和此前通過的預算法修正案為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和重組奠定基礎;監管層通過整頓同業業務和信託業,清理影子銀行融資鏈條中不必要的、推高信貸和存款規模的“通道”、“過橋”環節;陸續&&定向調控措施有力發揮托底經濟和助力調結構的重要作用。

  其次,從勞動力市場狀況看,就業指標依然健康。1-9月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人,提前完成目標任務。

  再次,經濟增長適度放緩,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明年是“十二五”最後一年,完成這一目標幾乎沒有壓力。據測算,“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為7.4%,這意味着即使沒有&&刺激政策,經濟表現也會比較穩健。

  最後,定向調控政策依然有較大空間,明年必要時可能會降息等,這足以防範經濟失速風險的出現。更重要的是,新一輪改革正在加快推進,改革紅利正在加快釋放,這有利於提升經濟增長質量。當然,改革需要啃“硬骨頭”,在期待改革紅利的同時,更要踏踏實實落實好改革舉措,而不是對一時經濟增速的高低患得患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要適應經濟增速“7”字頭新常態
社科院下調經濟增速至7.3% 房地産投資增速下滑是主因
三季度經濟增速或低於7.5%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
三季度經濟增速或低於7.5% 但不會“失速”
 
頻道精選:
【思想】“工資過快上漲有害”的真實與謬誤 2013-06-14
【讀書】移動時代應如何調整自己 2014-10-22
【財智】紅周一藏三隱憂 A股迎經濟數據密集發布期 2014-10-21
【深度】招商考核指標年年上漲 外資數據只得摻假 2014-10-2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