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呼喚法制環境大變革
2014-10-21    作者:曹中銘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曹中銘

  據媒體報道,20日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依法治國作為主題。而對於中國資本市場,則應該將依法治市作為主題。從股市20餘年的發展歷程上看,儘管監管部門常常高喊依法治市的口號,但由於受到法制環境影響,依法治市有時成為一句空話。
  良好的法制環境既是維護與規範市場秩序的需要,也是打擊違規行為,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的需要。中國資本市場的法制環境卻令人不敢恭維,主要表現在制度建設本身存在缺陷的“無法可依”上,也表現在對違規者不痛不癢處罰的“執法不嚴”上,最終表現為對廣大中小投資者保護的不足。這些弊病既是資本市場違規者為了利益不惜鋌而走險的“動力”,也最終導致投資者對市場失去信心。從這個角度上講,A股市場前幾年頻現“熊霸全球”,顯然也與法制環境有關。因此,證券市場的法制環境必須實施重大變革,順應市場發展的要求。
  近年來,中國證監會大力推進證券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2014年亦成為“改革之年”,但在事關資本市場的立法與修法問題上,證監會力不從心。雖説上市公司是證券市場的“基石”,但廣大投資者無疑是“上帝”。如果沒有廣大中小投資者的鼎力支持與奉獻,中國資本市場也不可能發展到如今的規模與影響力。因此,只有真正保護好廣大中小投資者這個“上帝”,中國資本市場才會迎來希望,然而在這一問題上,投資者收穫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在諸如美國等成熟市場國家,其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中小投資者。自1933年美國頒佈第一部規範證券市場的法律《證券法》算起,截至2002年共頒佈保護投資者的法律法規達九部之多。而且,美國市場還推出了集體訴訟制度這一維權利器。而我們的資本市場除了一部《證券法》外,再也拿不出像樣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法律法規。
  而在嚴打違規行為方面,我們的法律法規也顯得非常“仁慈”。像綠大地、萬福生科等這些性質惡劣的造假上市案件,現行法律法規竟然無法讓其直接退市,也凸顯出A股市場違規成本低的重大缺陷。而且,像綠大地的造假者還因為造假從資本市場中竊取了巨大的利益,如此鬧劇真實地在市場中發生,是對依法治市的極大諷刺。
  要改變當前資本市場的法制環境,“變革”是唯一出路。首先,要對現行的《證券法》、《公司法》等進行大修,不僅要在多方面進行完善,更要大幅度提高違規成本。其次,要打造中國版的《證券投資者保護法》,把對投資者的保護用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而不是拘泥於中看不中用的行政法規。其三,要早日推出市場呼籲已久的集體訴訟制度。集體訴訟制度既能讓違規者付出極大的代價,又能更好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其四,相關部門在執法時要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總而言之,只有進行變革,只有多舉措並舉,資本市場的法制環境才會得到改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1月以來證券市場保證金凈轉入逾1000億
證券市場需要刑事司法更好銜接
全面深化改革放飛證券市場
矚望債市風暴打開依法治市新局面
依法治市亟待“組織”突破
 
頻道精選:
【思想】退市新規為中小股東繫上安全帶 2013-06-14
【讀書】要“真槍真刀”地解放科技生産力 2014-10-20
【財智】迎利好政策密集釋放期 2400點征程料開啟 2014-10-20
【深度】外企乍現“隱性撤離” 2014-10-20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