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不明才有“最牛車補”
2014-10-17    作者:李曙明    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
【字號

  10月16日《南方都市報》報道,深圳國企深圳市口岸管理服務中心最近實行的車改方案:所有895名在編人員,人人享受車改補貼,其中總經理每月6800元,副總經理每月4800元,部門正職與副職每月補貼分別為3600元、3200元。這樣的標準,遠遠超出7月&&公布的中央和國家機關車改補貼標準,被稱為“最牛車補”。

  公車改革説了多年,終到破冰之際,公眾充滿期待。而每一次“最牛車補”之類的事件,都無異於一瓢潑向公眾的涼水。然而,這樣的補貼標準,卻又讓人找不出“硬傷”:關於補貼標準,此次車改執行的是2003年深圳市國資辦下發的《深圳市市屬國有企業公務用車改革指導意見》,並未超標。比如,按照文件,中心正職職位補貼是7000元,目前補貼低於文件標準。而車改方案&&程序上,6月,該方案獲得業務主管部門批復;7月,中心召開職代會,30名職工代表參與,通過車改方案;8月,上級控股公司批復同意方案。補貼標準有據可依,&&程序正當嚴密,中心做法似乎無可指責。

  然而,真的“無可指責”嗎?“每月6800元車補,是我累死累活幹一個月工資的兩倍”,網友留言中,類似吐槽比比皆是。而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規定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補貼標準(司局級每月1300元,處級800元,科級及以下500元)相比,這家國企的標準超出四五倍。如此高的車補,公眾難以接受,也難以得到權威部門的認可。如果部分單位的公車改革以畸形的高車補收場,無異於宣告改革失敗。深圳這家企業的做法提醒我們,既然權力自肥是人的本性,那麼,抓住一切機會盡可能“挽留”既得利益,就會成為一些人的選擇。如此,不給個別人留下可鑽的空子,就是有關部門必須做、必須盡快做的。

  近兩年,一些地方的國家機關&&高車補政策的做法,也不時受到質疑。然而,今年7月16日中辦、國辦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後,沒有機關再胡來了。因為補貼標準已明確,想胡來也沒有了空間。而對於國企,指導意見中沒有明確方案。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對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部門的公車改革,要專門制定方案,適時推出,限時完成。也就是説,對於這些單位而言,可以補多少錢,目前並無新的標準。既然沒新標準,明知它按老標準補是在打“擦邊球”,也沒有制約手段。

  有人分析,一些單位這麼做,是想趕在標準明確前“生米煮成熟飯”。這種擔心倒屬多餘。一旦新標準明確,超出標準的車補,他們一天也別想拿。從這個角度看,發改委表態中的“適時推出”,還是改成“及時推出”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最牛車補”呼喚國企車改方案盡快&&
杭州新能源汽車補貼意見稿發布 純電動車補3萬元/輛
打車補貼的便宜到底誰佔了
打車補貼:拿錢砸出來的萬億市場爭奪戰
阿里騰訊打車補貼戰升級
 
頻道精選:
【思想】僅有貧困縣退出機制是不夠的 2013-06-14
【讀書】先改變自己 後改變世界 2014-10-17
【財智】農銀匯理雙基墊底 基金經理"下課"轉崗 2014-10-17
【深度】10年10道禁令難擋高爾夫球場瘋狂生長 2014-10-17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