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打新魔咒”助長投機風
2014-09-25    作者:皮海洲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皮海洲

  “打新魔咒”顧名思義即“打新”對市場的“詛咒”,通常表現為“打新”對市場行情的一種負面作用,股市行情因為“打新”或“打新”的到來而下跌。
  “打新魔咒”始於何時,尚無查證。但今年以來在A股市場的流行卻是事實。每逢新股集中發行,股市總會因此出現震蕩。如9月15日晚證監會公布第四批11家公司獲IPO批文的消息,結果次日上證指數大跌1.82%。而本週一的消息稱,本週共有12隻新股發行,其中周三、周四兩天的新股發行數量分別達到8隻與3隻,結果周一股指再度大幅下挫。“打新魔咒”再度在股市顯靈。
  為什麼會有“打新魔咒”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來説,這是A股市場的一個特有現象,或者説這是A股市場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因為A股市場長期呈現新股不敗現象,而且這種新股不敗現象在今年由於新股上市首日設置漲跌幅的原因,表現得更加明顯,因此,投資者紛紛加入到“打新”行列,以分享“打新”帶來的無風險收益。而為了“打新”需要,很多投資者都會選擇拋售老股申購新股的做法,股市因此而下跌。尤其是面對新股集中發行的時候,“打新魔咒”更為顯靈。
  毫無疑問,“打新魔咒”帶給市場的影響是負面的。一方面加劇了股市的動蕩不安,既破壞了股市的穩定發展,也給投資者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加劇了市場對新股發行的恐懼感,不利於新股發行的順利進行。因為在這種“打新魔咒”的籠罩下,一旦股市行情低迷,市場就會把矛頭指向新股發行。
  面對今年IPO的重啟,管理層非常重視新股發行的平穩順利進行,盡可能減少新股發行對大盤的衝擊。所以,證監會今年特意推出100家新股發行計劃,確保每月新股的均衡發行。而“打新魔咒”的出現是與管理層的初衷背道而馳的。
  那麼如何破解這種“打新魔咒”?筆者以為,主要辦法有兩招。
  一是用“市值配售”代替“市值申購”。目前的新股發行採取的是“市值申購”的方式。投資者申購新股,需要先繳納足額的申購資金,而不論投資者的申購是否能夠中簽。所以在“市值申購”的模式下,投資者申購新股需要調動大量的資金,於是就有了投資者集體拋售老股這種惡劣行為的出現。而“市值配售”是不需要投資者動用資金來打新的,投資者只需要在中簽後再進行繳款即可。所以“市值配售”幾乎不會對大盤構成衝擊,是最有利於維護市場穩定的。它可以將新股發行對大盤的衝擊降到最低。
  二是把新股均衡發行落實到每一週甚至每一天,取消新股集中發行,一天發行多次股票的做法。比如説在每月發行12隻左右新股的情況下,均衡安排每週的新股發行,如安排每週一、三、五各發行一隻新股,這樣就可以避免新股集中發行,一次凍結資金數千億或上萬億對市場構成的負面衝擊,將“打新魔咒”化解於無形之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機構籌錢“打新” 1天期國債回購利率盤中飆漲16倍
打新資金分流壓力或被化解 跟蹤四大主線
打新資金回流滬指再創年內新高
打新惹禍 國債回購利率飆漲
資金面總體穩定 打新壓力漸顯
 
頻道精選:
【思想】松綁房貸應謹慎 2013-06-14
【讀書】為什麼要學習經濟學? 2014-09-24
【財智】節前巧布局 節後贏面大 2014-09-24
【深度】地方政府難捨産能過剩企業 産能越化解越多 2014-09-2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