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樓市明年初可能會有第三波
2014-09-24    作者:劉曉博(深圳商報編委)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大量的中小城市的郊區、新區樓盤,基本上不可能鹹魚翻身了。

  今年以來,房地産救市行動已經搞了兩波,都由地方政府出面。

  “第一波救市”從4月開始,由無錫、南寧等城市打頭陣,隨後杭州、濟南、瀋陽等快速跟進。這波救市政策以放鬆落戶政策、放鬆限購為開端,最終實現全面取消限購。到目前,全國46個限購城市裏,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珠海、三亞6個城市沒有取消限購。

  然而,僅僅取消限購對樓市的刺激作用並不明顯,只有在杭州、青島、廈門、天津等中心城市,8月成交出現了明顯放量,其他多數城市樓市仍然低迷。在價格上,樓市的低迷更是全面的,國家統計局公布的8月份70個城市樓市統計數據顯示,在新房價格環比上,只有廈門一個城市仍然輕微上漲,其他城市,包括北上廣深都出現了下跌。

  房地産是當今中國最大的先導行業、支柱行業,它的興衰事關鋼鐵、水泥、玻璃、傢具、家電、裝修、汽車等眾多行業。今年以來,由於經濟出現較為明顯的下行壓力,國家&&了系列“微刺激”措施,並一度産生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比如5月、6月的經濟數據就出現了好轉。但到了7月、8月,數據再度惡化,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樓市持續低迷,傳導效應、滯後效應逐步顯現。

  因此,近期有“第二波”救市政策&&。這一波救市政策核心是放鬆信貸和財政補貼,比如福建明確要求銀行放鬆對首套房的認定標準,四川則對向首次購買自住商品房家庭提供“平價貸款”的金融機構,發放3%的財政補助。最近,湖北省要求對於購買首套房的市民,貸款時給予基準利率0.7折的優惠,並減半徵收契稅。

  對於地方政府“干預”信貸政策,有專家&&異議,並認為難以執行。其實不然。地方政府的這些要求固然是越界了,但央行和銀監會並沒有“叫停”。事實上,國家目前是鼓勵地方政府根據自身情況,&&差異化救市政策的。所以,這些所謂的“干預”也應該是被默許的。更何況,地方政府有大量財政資金、各種政府性基金,以及下屬國企的存款,有這些“胡蘿蔔”在手,不怕大銀行不就範。所以,這些地方政府設計的“信貸政策”,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兌現的。當然,銀行也不是傻瓜,風險明顯偏高的人家也不會貸。

  應該説,有了第一波取消限購,以及第二波放鬆信貸,省會和部分經濟中心城市的樓市,會陸續出現成交放量、價格築底的跡象。但對於三四五線城市來説,這些措施的作用仍然有限。

  所以我猜想,到了明年年初,還會有第三波“救市政策”&&。而這波“救市政策”,則有可能是中央政府主導的。在幕後觀察了一年之後,那時候也該中央政府發揮作用了。

  給國家開發銀行的1萬億PSL貸款,將通過“棚改”逐步發揮作用。這個,可以看作是國家層面的一種救市政策。但是負面作用同樣存在,因為“棚改”會增加住宅供應量,對郊區、新區的鬼城形成最後一擊。此外,國家可能會對房地産企業上市、再融資、發債等&&新的政策,讓他們更容易借到錢,避免出現開發商大量“渴死在海水裏”的現象。當然,央行還會繼續通過SLF、PSL等方式,適當增加流動性,並引導市場利率走低,這些都將在大環境上利好樓市。

  此外,未來政府收購積壓商品房用來做安居房,也會力度有所加強。雖然總量上不會太大,但仍將救活一批開發商。如果明年出現新的狀況,央行全面減息、降準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當然,這些都將是備用的手段,能不用最好不用。

  但這些舉措,仍然只能對中心城市樓市産生作用,大量的中小城市的郊區、新區樓盤,基本上不可能鹹魚翻身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東部地區多城密集維穩樓市:開發商中介抱團取暖
房價趨穩 樓市步入鞏固期
[時評]穩預期是穩樓市關鍵
穩預期是穩樓市關鍵
穩預期是穩樓市關鍵
 
頻道精選:
【思想】擁堵的“無車日”衡量出了什麼 2013-06-14
【讀書】相關性,品牌唯一的出路 2014-09-22
【財智】股市期市雙跌 長陰線將市場拉回調整軌道 2014-09-23
【深度】地方政府難捨産能過剩企業 産能越化解越多 2014-09-23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