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能否承受阿里之重?
2014-09-10    作者:胡學文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阿里巴巴即將登陸美股,市場一片歡騰,各路投資者仿佛迎來一場狂歡,絲毫感覺不到史上最大IPO來襲的壓力。

  試想融資金額高達千億的大鱷在A股上市又當如何?市場一跌或許難免,但相比之下,美股市場一臉“輕鬆”反值得深思。

  有人將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受到市場歡迎的原因歸結為上市時機好,因為美股連續走牛多年,眼下大型IPO不是壓力反而是興奮劑。按照這個邏輯,當前A股市場能否承接得起類似阿里的大型互聯網公司鉅額融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A股牛市基礎是否築牢或者已經開始。

  不可否認,市場強勢是很重要的外部因素,但還存在着美股、A股兩個市場之間諸如制度建設、投資文化、投資者成熟度、企業資質等的差異。

  當前國內正在大力推進創業板改革,吸納未盈利網企上市是重要議題。首當其衝應該盡快&&具體配套政策,解決一流互聯網企業國內上市的落地問題。

  投資文化方面應該引導教育各路市場參與主體儘早轉變思路,不再過分糾結於財務數據是否靚麗,應更多地關注數據真實和發展前景。死守歷史財務數據的遴選標準,資本市場可能繼續錯失優質的企業苗子,投資者則可能錯失分享互聯網盛宴的投資班車。監管層、投資者則要有迎接市場大變革的勇氣、決心,要能承受得起各種壓力,千萬不能一方面希望分享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又一點也不能忍受阿里巴巴、京東商城這類互聯網企業鉅額融資可能帶來的市場波動。

  除此之外,企業資質也十分重要,從美股、港股歷史來看,優秀的企業自然會吸引到足夠的資金參與,並不會影響市場行情的發展。一流企業的上市最終都會帶來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譬如騰訊之於港股、蘋果之於美股。因此,A股要想吸納優秀互聯網企業上市,除了解決“入口”問題外,如何真正吸引到一流互聯網企業資源十分關鍵。在解決好上述問題的同時,還應該借助市場和法制的力量,加大劣質企業淘汰力度和處罰力度,謹防市場改革淪為概念炒作的外衣。

  在這個大背景下再來談論A股能否承接大型互聯網公司,牛市基礎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因為很有可能,牛市的種子正在優質上市互聯網企業中萌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阿里巴巴本週啟動上市路演
阿里巴巴開始IPO推介
馬雲公開信詳解:阿里巴巴到底是什麼
阿里巴巴招股價60-66美元 最高募211億美元
阿里巴巴在上市前拿出強勁財報
 
頻道精選:
【思想】外貿順差大增藏隱憂 2013-06-14
【讀書】你所不知道的保守主義投資哲學 2014-09-09
【財智】預期後市仍有上漲空間 公募基金大幅加倉 2014-09-09
【深度】5%"高通稅"成"提款機" 或領近百億反壟斷罰單 2014-09-0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