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個稅起徵點是稅改便捷入口
2014-09-03    作者:劉健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今天距2011年個稅起徵點上調到3500元剛好三周年,社會上關於上調起徵點的呼聲再起。專家&&,個稅起徵點應該建立一個與物價、居民收入漲幅挂鉤的正常調整機制,但並非越高越好,目前上調至1萬元並不可行(中國新聞網9月1日)。
  提高個稅起徵點,有人贊成再度提標,也有人擔憂“一刀切”會影響公平。筆者以為,爭議所在實非問題焦點。其核心在於如何緩解稅負痛感,讓“工薪階層稅”還原出“富人稅”的原始內涵,靠近稅制公平,抵達改革目的。
  誠然,個稅改革尚無明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而按家庭綜合徵收個稅“千呼萬喚猶遮面”,因有兩大難題待解。一在技術層面,除徵管力量不足、信息不對稱、納稅意識不強外,作為稅收法定原則的法律穩定性問題值得商榷;二於操作上,“家庭”概念的厘定及其支出範圍的參考,同樣有賴於“大數據”支撐。
  殊不知,稅改步伐一天不邁出,民眾的“稅痛”就一天得不到緩解,更奢談實現稅制公平、調節收入分配的終極目標。尤其在物價持續上漲增加“隱形稅負”的背景下,拒絕提高起徵點更有利公平的説法更顯得勉強。 
  稅收改革目標既定,縱難一蹴而就,但順勢調整起徵點,亦能倒逼家庭徵稅制度“孵化破殼”。換言之,現有的個稅制度既不能減輕多數人的稅負痛感,又為何不願意立足長遠為家庭徵稅制做些積極嘗試?隨着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財稅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誠信系統的日趨完備以及立法水平的不斷提高,此類技術性難題都將逐一破解。
  改革意識闕如,一切皆歸空談。因此,在個稅調節問題上,面前有跨不過去的溝渠就要搭橋繞路。較之要求更縝密、更系統的家庭徵稅模式,次第提高起徵點的“次優選擇”並不妨礙綜合性徵稅的革新之路。當務之急,是適時修法調整個稅起徵點,回應沸沸颺颺的民意,並逐步建立一個與物價、居民收入漲幅挂鉤的正常調整機制,最大程度增加合理成分,削減不合理的環節,為改革贏得時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簡單地提高個稅起徵點並不公平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宋蘭:個稅起徵點沒可能繼續提高
個稅起徵點上調引爭議 60%網友支持漲至1萬
[博客]個稅起徵點提至萬元可行嗎?
賈康:提高個稅起徵點無法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頻道精選:
【思想】預算法構築地方債風險“防護網” 2013-06-14
【讀書】超越極限 2014-09-03
【財智】“開門紅”未必持續 換擋期“抓小放大” 2014-09-02
【深度】融資平台政企合一暗藏多重風險 2014-09-02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