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限購政策瓦解之後,據媒體報道,一些城市又開始了新一輪限貸的放鬆。不過,從目前來看,銀行對於地方政府的政策松綁反應冷淡。
其實,地方政府無論發多少文件、&&多少措施,對貨幣信貸的干預程度是有限的。貨幣信貸大權在央行和銀監會,大多數商業銀行都是系統性管理的,並不歸地方。地方政府&&的松綁限貸政策包括放鬆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等對銀行來説是無效的。央行和銀監會不明確表態,地方政府對房貸只能是“幹着急不出汗”。否則,信貸檢查和監管時,央行和銀監會將會對一些銀行違背住房差異化信貸政策給予嚴厲處罰。
就目前的房貸政策來看,松綁的餘地僅僅是首套房的貸款利率上適度下浮或者加大發放首套房貸款而已。舍此,房貸沒有任何其他松綁餘地。而支持首套房需求,就是在調控政策最緊、最高壓時期,也是一貫性的,央行喊話不過是重復既定政策而已。至於説,一些地方政府松綁二套以上特別是首付款比例的救市政策,基本是一紙空文。
從長遠看,就連這種首套房貸款利率折扣的持續性都不會太久。銀行不願意發放貸款的主要原因是:資金緊缺、房市風險大、房貸不賺錢。從資金來看,定向降準效果不好,全面降準放水貨幣的可能性為零,未來幾個月貨幣信貸將會偏緊。
從房地産風險來看,地方政府着急得眼都紅了,説明房地産風險越來越大了,而且已經波及到了銀行房地産貸款。而與此同時,個人購房貸款風險正在暴露。二、三線城市出現斷供違約現象後,東部地區按揭貸款棄房斷供也在發生。在這個時候,銀行繼續放貸不是明智選擇。
因此,松綁限貸只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姿態而已,沒有實際意義;只不過是地方政府的自拉自唱、一廂情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