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到期不免費才真有風險
2014-07-31    作者:惠銘生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字號

  7月26日,交通運輸部在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召開座談會。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張傳亭在會上説,預計到2015年年底,山東省收費期限達到或超過15年的政府還貸高速公路將達15個,如果到期即停止收費,將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和風險。他建議交通運輸部協調國家相關部委,制定有關法規解釋,為高速公路收費管理提供依據。(《齊魯晚報》7月27日)

  一邊是,公眾對高速公路免費翹首以盼;一邊是,有些行政官員面對如期而至的高速公路免費卻如坐針氈。似乎,高速公路免費,如同“天塌”。

  高速公路停止收費會引發什麼風險?可能原因包括兩點:其一,據現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政府還貸公路的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年。但現實可能是,收費期限到了,但貸款卻未還完,今後誰來償還?有組數據顯示,中國收費公路累計債務餘額為2.32萬億元,資産負債率為64%。如此天價債務,地方政府當然不願背負,抑或力有不逮。

  其二,養護和管理高速路,需要的資金不菲。高速公路一旦停止收費,資金從何而來?沒有資金保障,高速公路是否會無人管理,最終變成坑坑洼洼、危險四伏的“爛路”?

  以上兩個原因未必經得起推敲。一些高速公路至今債&高築,根本原因不在於高速公路不掙錢,而在於多年來,高速公路收費未必用來還債,更多是充盈地方財政。根據Wind資訊統計,2012年中報,19家高速公路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為61.76%,超過房地産40%的毛利率。

  也就是説,高速路是個“暴利行業”。但花費在何處呢?以北京為例,2010年,北京市17條收費公路共收取通行費59.77億元,日均進賬1637萬餘元,但年償還銀行貸款本金0.52億元……也就是説,一年收費近60億元,才還銀行貸款本金5000余萬元,照這種還貸進度,大約需要600多年才能還清。

  至於高速管理與養護問題,這原本就是一個公共管理與服務問題,何以成了高速收費的藉口?百姓買車繳稅,燃油繳稅,購物繳稅,發工資繳稅……“購買”的就是政府服務。

  有數據顯示:“全世界收費公路14萬公里,10萬公里在中國。”其他國家高速公路免費,不見什麼風險,我國高速公路免費咋就有“風險”?若説風險,的確有,但不是免費,而是收費——目前,全社會物流成本佔到GDP的18%,遠高於美國的8.6%和日本的9.6%。高速公路免費不免費,其實核心是利益問題,也就是部門利益和全體國民利益的平衡,美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為9萬多公里,其中超過92%都是免費里程,並不是美國的交通部門不想收錢,而是部門利益須讓位於國民利益。

  高速公路免費,看起來少了一筆收入,但經濟活躍所帶來的收益,遠多於收費的利益。只是,一些政府和官員未必看得如此長遠。如果地方政府當甩手掌櫃,依靠高速公路作為地方財政支撐之一“坐地斂財”,高速公路停止收費的確充滿風險。

  地方政府官員當然希望高速公路收費永無止境,但這既不符合契約精神,也不符合民意指向。高速公路停止收費,既有國際慣例可參照,又有《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明文規定。目前,全國各地一些高速公路收費期限將至,決策部門是否被地方權力綁架延長收費年限,這才是真正的“風險”所在——如果一些高速公路不依法停止收費,法律權威和政府公信力真會被擊倒在地,這顯然不是金錢所能贖買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英開通專利審查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免費通行之門可以開得更大
政府回購高速公路的啟示與警示
除夕高速公路應當免費嗎?
延長高速公路收費期限是失信
 
頻道精選:
【思想】戶改是提升公平與治理的內在需求 2013-06-14
【讀書】三星如何迎接“去三星化”的挑戰? 2014-07-31
【財智】基金排名戰大逆轉 前7月業績前十大換臉 2014-07-30
【深度】A股陋規逼走十大網企拖累産業變革 2014-07-31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