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集中發行造成資金混亂
2014-07-18    作者:周科競    來源:北京商報
分享到:
【字號

  最近四個交易日,國債期貨和國債現貨持續暴跌,股市反彈夭折,大量資金出逃準備申購新股。同時有股評建議投資者不必忙於抄底,保留資金用於打新。投資者的持股目的已經單純變為保留市值,這些因素都導致A股市場已經出現畸形發展。本欄建議,短期看應把每月發行新股分散,長期看應改變新股按照市值加資金的申購方式,要麼資金、要麼市值,不能用兩個門檻限制投資者。

  現在的投資者,沒有誰是傻子,大家都知道兩個事,一是下周打新需要很多錢,二是自己手裏缺少打新的錢。於是大家都得出一個推論,下周資金利率一定會上漲,自己早籌資早省錢,於是打新的投資者有國債的賣國債,有股票的賣股票,如果新股平均每家發行價為10元,那麼滬深各1萬元的市值就需要11萬元資金用於申購,相當於投資者需要準備自己市值6倍的現金量。於是必然有投資者會考慮賣出85%的股票用來騰出資金打新,這也正是近期股市反彈夭折的原因。

  國債由於本身無風險的特徵,其價格的漲跌主要受到利率水平的影響,當資金需求因為打新出現脈衝式波動(物理學中間隔均勻的電流變化)的時候,國債價格也會出現階段性的非理性漲跌。例如現在投資者賣出各種能夠賣出的資産用於下周打新,當打新結束後,返回的資金還會買回低價的國債,結果導致國債價格再度上漲,然後8月新股來襲時,國債價格再次下跌,這種不良的波動已經造成了資金混亂。

  國際股市新股申購大多采用純資金認購的模式,不會和股票市值挂鉤,現在A股市場為了照顧持股者的權益,採用有市值才有申購權的模式,但此舉卻給持股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本欄認為,如果管理層真的想照顧持股的投資者,倒不如取消資金申購,投資者可以用市值直接配售,確定中簽後再支付認購款,繳款不足的部分由承銷商認購,這將會方便更多的中小投資者,同時也避免了資金面的混亂。

  當然,如果按照本欄曾説的,把新股發行間隔時間拉勻,也是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例如每兩天發行一家公司,那麼資金需求也就變得穩定,投資者也不需要6倍的資金用於打新,這將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新股發行有點快了
12家企業獲IPO第二批批文 次新股面臨抽資壓力
40家公司風雨飄搖愁退市 新股上市疑似利益大輸送
新股炒作現分化 初期暴漲後難迎“第二春”
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應警惕面子工程
 
頻道精選:
【思想】金磚銀行促全球金融體系改革 2013-06-14
【讀書】互聯網金融重構金融業 2014-07-15
【財智】迷你基金迎井噴期 轉型合併或成行業趨勢 2014-07-17
【深度】人民幣國際化駛入“快車道” 2014-07-18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