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産品貿易瞄準“最惠”方向
2014-07-16    作者:陸燕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中國、美國和歐盟等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日前在瑞士日內瓦正式啟動了世貿組織環境産品貿易談判,以期降低全球環境貿易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推動環境産品的自由貿易。此次談判以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之前簽署的、希望在2015年底前削減54種低能耗、低碳綠色産品的環境産品關稅清單為基礎,並在世貿組織框架下進一步探討實現環境産品自由貿易的各種機會。顯然,談判的正式啟動是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一個重要動向。

  環境産品貿易自由化是解決貿易與環境衝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隨着經濟全球化發展,環境問題逐漸成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的全球問題。削減環境産品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實現環境産品貿易自由化,將有助於實現貿易、環境和發展的“三贏”。此次談判涉及的環境産品即與水污染、空氣污染、廢棄物處理等領域有關,具體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渦輪、廢水過濾裝置等。目前參與談判的世貿組織成員的環境産品貿易額佔全球環境産品貿易總額的85%,談判最終成果將通過最惠國待遇方式惠及所有成員。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社會及有關國際組織即開始關注貿易與環境問題,研究環境保護政策對貿易的影響,以及貿易政策、貿易流向和貿易協定對環境的影響。作為國際多邊合作框架的一部分,世貿組織在1995年正式運轉時便成立了貿易與環境委員會。在2001年啟動的多哈發展回合中,貿易與環境議題被納入談判進程,各成員致力於削減或取消環境貨物和服務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但是,這一努力由於多哈回合談判長期停滯不前,未能取得明顯進展。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全球目標。世界各國都在努力促進自身綠色産業的發展。近20年來,全球環境産品貿易增長迅速,目前此項貿易額已經達到1.4萬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還將翻一番。其中美國自2009年以來,環境産品的出口每年增長約8%,去年的出口額超過千億美元,産品包括風機、太陽能電池板和水處理技術等。

  毋庸諱言,在環境産品貿易中,發達國家佔據明顯的優勢,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環境産業增長勢頭也十分迅猛。從總體上看,由於形形色色的貿易壁壘的存在,環境産品貿易的發展和功能的發揮受到阻礙。因此,削減綠色壁壘、擴大環境産品貿易雖為全球共識,但發展進程緩慢。據悉,目前環境産品的關稅最高可達35%。

  由於各國環境標準、環境産品和服務競爭力的差異,全球環境産品貿易談判達成最終共識並非易事,特別是圍繞着環境産品的範圍及認定依據、各國如何減少保護本國産業的措施等諸多存在分歧的關鍵問題上,未來各成員在談判中的角力將極具挑戰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中國與瑞士自由貿易協定生效
自由貿易賬戶現金業務暫不得辦理
中國-冰島自由貿易協定7月生效
日本和澳大利亞就自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
自由貿易造成失業怎麼辦
 
頻道精選:
【思想】別讓“天價公積金”加劇社會不公 2013-06-14
【讀書】互聯網金融重構金融業 2014-07-15
【財智】中報行情前瞻:醫藥汽車向好 2014-07-15
【深度】北京製造業轉移陷入“蝸行牛步” 2014-07-15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