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該反一反壟斷了
2014-06-20   作者:鐘正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字號

  百度斥資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騰訊入股大眾點評和京東集團等事宜還有待市場消化,而阿里巴巴又給出UC優視50億元美金的估值,再創互聯網並購金額之最。從去年開始,百度、騰訊、阿里紛紛不惜重金爭搶標的,以期在一切商業互聯網化的時候扼住其咽喉,而按照如今三大巨頭的並購勢頭,新商業的確漸被其掌握。

  百度收購91無線之後,有業界高管認為,此舉抬高了行業估值,導致移動互聯網平台非常難投。如今,UC50億美元(約31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則更高。以A股6月15日收盤價計算,379家創業板公司中只有樂視網超過,華誼兄弟與之相當。

  根據艾瑞諮詢的統計,無論是市場覆蓋率還是用戶使用時間,互聯網巨頭們已經割據壟斷了中國90%以上的軟體服務。梳理去年以來大型的並購案例:阿里UC合併、收購高德地圖;騰訊入股京東、搜狗、大眾點評;百度收購糯米網、收購91無線、收購PPS視頻。三大巨頭搶佔的是搜索、地圖、美食、購物、新聞、視頻資源,而他們都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入口,更是商業互聯網化的重要入口。

  促成互聯網巨頭形成的因素有三。 其一,缺乏有效的競爭對手。PC時代,百度市場佔有率超過高達80%,其重要對手谷歌則因為種種原因難以進入中國市場;騰訊獨攬社交,微軟的MSN因為技術及政策原因難以與之抗衡;電商領域亦是如此,阿里巴巴稱雄。移動浪潮下,“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也更加明顯。

  其二,對創新的保護不足。10年前,智能ABC、網絡螞蟻、世界之窗等均出自名不見經傳的個人或小團隊。郵箱、安全、社交、視頻、瀏覽器、輸入法等多個領域都是百花齊放,但由於互聯網巨頭憑藉黃金資源壟斷,迅速複製上述模式,使得不少創新死於初創期。

  其三,缺乏有效的法規監管。互聯網産業生産的信息産品是一種準公共産品,可能産生市場失靈問題,需要政府的適度干預。

  然而,在互聯網行業,擁有較高市場份額的互聯網企業並不必然擁有很強的操縱市場的能力。巨頭壟斷商業互聯網化,必然會帶來兩大弊病:一是提高了中小互聯網外延式發展的門檻;二是使得中小企業難以留人,從而喪失內生發展的主要動力。因此,一定要正確看待互聯網産業市場集中度高的問題,注意保護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創新,又要預防、規制其實施壟斷行為。專業人士給出了以下幾方面的解決方案。

  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巨頭公司在帶寬、防黑客技術上會更強大,從大數據的角度看,巨頭壟斷意味用戶能獲得更精準的服務,但需要制定和完善互聯網行業自律規範,健全互聯網行業的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充分發揮互聯網行業的自律作用。

  對互聯網領域適度開放。互聯網發展涉及國家信息安全,但是互聯網也是全球競爭力的體現,中國互聯網以及新商業的發展不可以閉關鎖國,需要Google、Facebook、Twitter等這些全球競爭對手的加入。

  政府對互聯網市場進行適度干預,但干預的目的是恢復互聯網市場的競爭活力,而不是把互聯網市場置於政府行政領導之下。干預應由傳統的封閉型、自我為主型向開放型、自由競爭型轉變。干預時機要適時,干預程度要適度。干預的工具選擇要從指令性工具為主(禁止、特許)向更多地採用指導性工具(如標準的制定、信息的提供等)轉變。

  完善對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法規制定。需要制定創新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標準,更多地考慮用戶數量、標準壁壘、轉移成本等因素在認定互聯網企業市場支配地位中的作用,同時加大對濫用壟斷力量行為的處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互聯網産品體驗中心[2014-06-20] 2014-06-20
蘇寧互聯網營銷不宜過度誤讀 2014-06-18
換種思維看互聯網金融風險 2014-06-13
互聯網産品體驗中心[2014-06-13] 2014-06-13
互聯網彩票巨頭世界盃上演“諸侯爭霸” 2014-06-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