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準見效離不開約束懲罰機制
2014-06-20   作者:項崢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日前,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3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也獲得了“定向降準”待遇,未來應該還有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獲得降準待遇。如何在降準的同時加強監督約束機制建設,值得重視。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獲得降準的銀行信貸結構未達到政策要求,中央銀行應該果斷將準備金率恢復到調整前的水平,只有這樣的約束,才能保證“灑水”準確進入“三農”和“小微金融”領域。

  在央行擁有金融監管權時,可以通過金融監管權的配合使用來達到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暢通的目的。但在監管權被分離出去後,央行在落實貨幣信貸政策方面就難免會捉襟見肘。特別是當貨幣信貸政策導向的是風險較高、經營成本較大的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時,金融機構缺乏積極性,央行很難奈何得了它。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貨幣信貸政策就無法真正落地。這些年,政策一直強調支持“三農”、“小微金融”,中央銀行也多次印髮指導意見,雖然也取得積極成效,但與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要求還存在一定距離。根本原因就在於央行缺乏有效工具,無法很好地發揮正面激勵與反向約束作用。

  差別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通過差別存款準備金率來調節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規模與節奏,結合貨幣信貸政策導向,審慎提高或降低某家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可以較好地實現調整信貸結構的意圖。具體來説,為支持小微金融發展,中央銀行對小微金融發展速度和規模進行限定,超過界限的金融機構可以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而對於貸款過於集中大量投向國家限制性産業、經營不穩健的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可適度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限制其業務擴張。

  要讓本次“定向降準”達到最好效果,需要的是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現在實體經濟小微信貸需求旺盛,“水”也給放出來了,關鍵在於金融機構願不願意加大投放。如果金融機構沒有將“定向降準”釋放的“水”投向“三農”或“小微金融”領域,還是像以往那樣投向房地産、過剩産能等,那麼中央銀行就應該通過反制措施來對這些機構進行處罰,否則“定向降準”就起不到結構調整的功效。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具體建議。一是加強金融統計真實性的核查。在小微企業界定上、在小微信貸標準方面還有很多爭議的地方。是在信貸准入前一次認定,還是動態認定都值得商榷。一些小微企業剛建立信貸關係時是小微企業,但過幾年後很可能就是中型企業了,還將其信貸統計在小微企業信貸內就會“失真”。二是加強政策實施觀察期的動態指導。央行要設定政策觀察期,重點監測各家金融機構“三農”、“小微金融”的動態變化,及時進行業務提示,防止政策走偏。三是要建立反向約束懲罰機制。可以設定半年或略長期限的政策觀察期。如果銀行沒有實現“三農”、“小微金融”的預期發展,那麼就在觀察期結束後恢復此前的準備金率。四是“定向降準”應常態化。在6月16日後,未來一旦達到降準條件也可以自動被納入“定向降準”範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定向降準不是單純“放水” 2014-06-19
IPO開閘+定向降準擴容 兩類基金有望迎來小陽春 2014-06-18
“定向降準”並未擴大化 2014-06-18
定向降準難改A股頹勢 2014-06-18
四家股份銀行獲批定向降準 2014-06-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