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真的超發了嗎
2014-06-18   作者:沈凌(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不知何故,近年來財經媒體一致公認中國的貨幣超發了。百度一下,幾乎所有斷定貨幣超發的文章,無一例外地引用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M2數據:2013年已經突破100萬億。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超出了常人對大數字的一般想象,所以很容易誘使普通讀者不加思考地接受“貨幣已經超發”這一結論。但是,在筆者看來,這個結論值得商榷。

  貨幣是不是“超發”,需要有四重考慮:

  首先,應該和GDP相比較,因為貨幣的最重要作用是作為交易的媒介,如果交易的對象增加了,我們自然需要更加多的交易媒介。所以,如果我們單單比較M2在2000年和2012年的數據,我們會發現12年間這個數字增加了7倍多!但是如果我們把M2除以當年的GDP,計算出每一年的M2相對於GDP的比值,再看看這個比值在過去的12年間增加了多少,我們就會發現:原來12年間僅僅增加了38%,每年增加了3%都不到。這是不是仍然讓你覺得是一個相當不得了的增加幅度呢?

  其次,需要問一下,為啥我們的媒體僅僅聚焦一個M2,而不看一看M1呢?實際上,M1才是真正能夠影響我們經濟的通貨膨脹率的貨幣數量,我們應該關心的是M1而不是M2。如果我們同樣去計算一下我們的M1除以GDP的比值,再比較過去12年間這個比值的變化情況,我們會吃驚地發現,原來這個M1並沒有變化多少,基本上就在GDP的一半左右徘徊。所以,如果你認為中國的貨幣超發了,那麼12年前就超發了。這個新聞已經發生了12年,應該不是新聞而是舊聞了吧?難道現在的財經新聞記者如此好做,以至於只需要寫寫“今天太陽從東邊升起來了”這樣的天天發生的舊聞?

  再其次,一國的基礎貨幣發行量是掌握在中央銀行手裏面的,也就是説我們俗稱的“印鈔機”只有國家才能用。錢一旦投入到一國的經濟運行中之後,我們可以把它拿來換東西,這個交易中的貨幣和放在口袋(或者銀行)裏隨時等待交易的貨幣,加一起才是決定了我們的物價水平的關鍵貨幣量:M1。而M2其實並不是完全由中央銀行的印鈔機決定的數量,因為它包含了很多我們不用的躺在銀行定期存款賬戶上的錢。一旦我拿着一萬元錢存了一個定期,很有可能銀行會貸款其中8000元給了別人,那個別人又會存個6000元到定期賬戶,以此周而復始,很有可能我們最後加總全部的銀行定期存款時,會發現超過了最早的一萬元。這超出的部分有多少,既隨着經濟的發展水平在變化,也隨着我們的經濟結構和金融市場在變化,是一個很捉摸不透的變量。所以,哪怕我們真的覺得M2的數字太大太可怕,這也不是要求中央銀行不開或者少開“印鈔機”的理由。

  最後,我們是不是應該放眼全球,看看別人家的貨幣發行量在一個什麼水平上,再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的貨幣是不是超發了呢?其實你到經濟學教科書裏面一翻,就會吃驚地發現,這個M1相對於GDP的比重,在世界各大發達經濟體內有完全不同的水平,比如美國就只有15%,與此相比,我們的50%-60%就太高了;但是如果看看日本,它也有差不多50%,那麼我們的數字是不是還是那麼地不可接受呢?這就好比我算不算一個矮子要看和誰比,比姚明那一定是矮子,和幼兒園小朋友呢?那麼我們的貨幣量究竟應該和誰比呢?我也不知道,有知道的,説一聲!這裡先謝謝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準備金市場成中國貨幣政策操作平台 2014-01-09
中國貨幣流動性的“悖論” 2013-11-29
美未來將會啟動對中國貨幣戰爭? 2013-10-10
中國貨幣周期與經濟周期反差加大 2013-06-26
中國貨幣政策的多難格局 2013-05-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