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職能部門該不該盈利
2014-06-12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葉檀

  全球各國的中央銀行都是官方機構,其盈利情況如何呢?錢敏偉和於璟鈺給各國央行算了一筆賬。2012年,美聯儲上交給美國財政部884億美元,2013年利潤814億美元。中國人民銀行從不公布收益數據,據兩位專家估算,2013年利潤在1800億元左右,這個數字如果和2013年企業盈利排行榜對比,進前三肯定沒問題。

  央行的利潤給銀行業添了濃墨重彩。2013年,A股市場上市公司銀行板塊凈利潤總額1.16萬億元,佔據當年A股公司凈利潤總額的半壁江山。當年A股最賺錢的前10大公司除了“兩桶油”與中國神華,其他7家都是銀行,其中工行凈利潤2629.65億元,其次是建行2151.22億元。如果把中國人民銀行當作一家上市公司,利潤位居第三,在建行之後農行之前。

  當然,央行並不以盈利為目的,按照法律央行的盈利除保留一定的準備金外其他全部上繳財政。

  央行外匯儲備購買歐美債券,現在是大牛市,價格大幅上升,指責購買美債的人應該閉嘴了,有美聯儲與美國經濟實力作後盾,美債價格堅挺。下一步的改革不是讓一堆人指手畫腳指導央行應該進行什麼投資,而是逐漸藏匯於民,讓民間自己投資,盈虧自負。

  為了回收貨幣,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去年存準金均值19.3萬億元,法定準備金利率是1.62%,超額準備金利率是0.72%;銀行因此利益受損,通過變相提高貸款利率向貸款者轉嫁成本,同時政府存款、公積金等只有活期利率,以彌補損失。所謂堤內損失堤外補,銀行的存準造成資金閒置損失,以前由儲戶用低息承擔,現在則由政府存款的低息和貸款者的高息償還。

  利率市場化與匯率市場化,意味着央行的資産端規模會下降,其負債與所有者權益也將隨之下降,在此之前,央行有必要公布那些不屬於商業機密的數據,使下屬銀行、金融市場的交易者做到心中有底。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機構是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南紡股份二股東的身份,讓投資者保護基金進入投資者視野。追溯持股情況,保護基金部分持股乃債權所得。

  保護基金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其運作模式卻存在天然缺陷。一方面,基金的存在按照《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管理辦法》第5條,基金按照取之於市場、用之於市場的原則籌集。基金的籌集方式、標準,由證監會會商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決定。5月16日,證監會回復《證券時報》,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法定職責包括組織並參與被撤銷、關閉或破産證券公司的清算,管理和處分受償資産,維護基金權益等。另一方面,在2005年前後的券商風潮過後,保護基金有了自身的龐大利益,投資天然地以保值增值為要義。雖然受制於制度環境,不一定做得到。

  根據《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管理辦法》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關於在股票、可轉債等證券發行中申購凍結資金利息處理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應在風險基金分別達到規定的上限後,將交易經手費的20%納入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發行股票、可轉債等證券時,申購凍結資金的利息收入應納入保護基金,並且免徵所得稅。

  指責央行與投資者保護基金盈利沒有意義,某部分公共職能轉型成公司運營模式,必然出現效益至上的結果。要避免道德陷阱與利益衝突,唯一的辦法是讓應急公司在風險過後消失,不能讓亦官亦商的現象持續蔓延。或者,回到公益基金的本真,由市場第三方運作,向出資者公開詳盡的財務狀況,詳述有多少收益用在了保護投資者身上。

  為了保護投資者,為了公益事業,權力部門建立了自己的資産負債表,局部公司化,結果是監管者下場成為拳擊者,市場主體只好聞風而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讓A股市場每一筆交易都陽光化 2014-06-09
A股市場缺少的不只是新經濟血液 2014-05-27
A股市場如何才有未來 2014-04-24
本週A股市場三大猜想及應對策略 2014-04-14
A股市場有望演繹修復性反彈行情 2014-04-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