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75%看銀行存貸比
2014-06-09   作者:譚浩俊(財經評論員)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字號

 
  譚浩俊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6月6日&&,為了更好地盤活存量,增加資金的有效供給,銀監會將會根據情況相應調整存貸比的內容。

  所謂存貸比,就是存款與貸款的比例。按照《商業銀行法》的相關規定,銀行存貸比的上限是75%。

  據了解,目前銀行系統的存貸比約在65%左右,離規定的上限還有大約10個百分點的空間。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似乎並不像存貸比所反映的那麼美好。去年連續多次出現的“錢荒”,預示着在存貸比安全的情況下流動性風險猶存。

  顯然,問題不出在存貸比上,而出在信貸資金結構和銀行資金的流動效率上。

  眾所周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中國實現了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短短的幾年時間,就投放了數十億的信貸資金。而從資金投放來看,絕大部分都進入到了政府融資平台、開發企業及部分大型企業的腰包。特別是開發企業和政府融資平台,基本是流動性很差的行業。如果説實體企業一元可以當幾元花的話,這些企業則只能幾元當一元花。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資金的流動性很差,特別是實體經濟普遍面臨資金困境。但是,就銀行而言,存貸比卻一直保持得很好。這就是75%的尷尬,也是實體經濟的悲哀。

  對監管部門來説,嚴格控制銀行有沒有突破75%的上限,本身並沒有錯。問題在於,中國的銀行,已經無法用存貸比來衡量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以及投資過熱的問題了。更多情況下,需要看信貸資金的結構和分佈。

  現在,監管部門希望通過調整存貸比內容來控制存貸比,到底是想在結構上下功夫呢,還是為了控制流動性風險而人為地將存貸比降下來?如果是後者,風險不僅不能化解,反而會越積越多。真正有效的辦法,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盤活存量資金要求,做好信貸資金的結構調整工作,盡可能地擴大實體經濟的貸款比重,以此來改變流動效率低、流動性差的局面,使存貸比的內涵有質的提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取消存貸比可能性較大 2014-04-23
存貸比75%紅線未動 2014-02-20
流動性覆蓋率將分步實施 存貸比考核指標仍然保留 2013-10-12
銀監會:完善存貸比監管 推動修訂商業銀行法 2013-10-12
11家上市銀行存貸比迫近紅色警戒 2013-08-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