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刺激中尋找改革空間
2014-06-06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刺激與改革並行不悖,一邊經濟復蘇一邊改革是上選,下下之選是只刺激不改革。

  看看那些因為鋼貿壞賬只發基本工資的銀行分支行,以及愁雲慘澹的製造業企業主,中國經濟需要刺激,不要只盯着馬雲看,沒有製造業升級的中國,將失去經濟立足之本。

  如果中國經濟失速下行,實際失業率像西班牙一樣在20%以上,年輕人絕不會像西班牙年輕人一樣老實逍遙,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從筆者所看到的情況,除了與證券市場挂鉤、與IT挂鉤的公司,其他傳統公司日子都不怎麼好過,最難過的航運、鋼鐵、煤炭等企業,有很大部分陷入三角債泥潭。

  4月份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主持召開八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的會議內容可以清晰看出:穩增長是會議強調的關鍵詞之一。穩增長、微刺激必須實行,失去增長的中國將失去改革的空間。

  刺激絕不能讓市場退出市場,而是在刺激中尋找改革的空間。在最近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突出的主題仍是改革。會議確定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創業就業,再取消和下放共52項行政審批事項,將36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後置審批,並先期取消一批准入類專業技術職業資格。李克強説,本次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大量會直接影響到微觀經濟的行為,這對於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政府自身改革都有重要意義。

  改革的目標是明確的,激活微觀市場主體,激活市場內生動力,完成中國經濟結構轉型。

  新一屆政府力度最大的改革是註冊資本改革,大幅降低設立公司門檻,最大限度地鼓勵創新。從今年3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國務院批准的《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實施,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註冊資本總額,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註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註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理論上可以“一元錢辦公司”。自主約定公司設立時全體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也就是説理論上可以“零首付”。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在進行公司登記時,也無需提交驗資報告。

  創新型企業自己為自己的盈利模式、還款能力負責,需要融資時,債權方根據股東還款能力、創富能力決定額度與利率。還權於市場、還權於市場主體,簡政放權是改革的重要手段,註冊資本制改革極具象徵意義。

  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存在失誤,比如被市場人士津津樂道的定向降準,就有可能大幅度偏離市場化方向。

  定向降準初衷美好,投向融資困難卻具有全局性重要意義的行業,“要加大涉農資金投放,對符合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而隨着“定向降準”的結構、導向政策更加明確,降準範圍也有所擴大。專項支持“三農”外,將範圍擴大至“三農”和小微企業。有“定向降準”資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再限於 “符合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凡是“三農”、小微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均有可能享受 “定向降準”的優惠政策。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定向降準”屬於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正向激勵舉措,與“全面降準”相比,它更具有針對性,有利於將金融資源更好地投放到“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

  金融機構是市場企業,以盈利為宗旨,投資“三農”企業或者小微企業,基本上是政策性銀行、社區銀行與風險投資家的專利,投資農業與小微虧損算誰的責任?誰能保證這些資金一定投向了“三農”與小微企業?“三農”與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是因為資金不足,還是因為行業風險過大,只能適用於社區銀行與風險投資銀行?不進行具體的分析,以優惠政策開路,結果往往是好心辦壞事,“三農”沒起來,銀行壞賬增加,市場化的風險投資與互聯網金融遭到打擊。

  維繫微刺激,以更快的速度推進改革,讓市場煥發內生動力,哪個市場既有效率又有規矩,一定是成功的、讓人羨慕的市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微刺激提振 經濟趨穩跡象明顯 2014-06-04
[期貨博客]微刺激漸顯成效 商品股指或迎來短期反彈 2014-05-30
“微刺激”框架下的樓市政策邏輯 2014-05-29
“微刺激”只是全面改革“緩衝帶” 2014-05-26
鐵路等微刺激有望繼續 2014-05-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